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化席》
《送僧化席》全文
宋 / 释昙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穷心何必在三椽,直透归宗一味禅。

翻忆当年曾卷起,无端又展与人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归宗(guī zōng)的意思:归宗指事物回归本源、追本溯源,寻找事物的根本。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穷心(qióng xīn)的意思:指内心贫乏、空虚无力,缺乏追求和进取的精神。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一味(yī wèi)的意思:盲目地、固执地、一味地

与人(yú rén)的意思:与他人相处、交往。

在三(zài sān)的意思:表示在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下,发生了三次相同的事件或情况。

一味禅(yī wèi chán)的意思:指只顾一味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放松,而忽视了外界的现实问题和责任。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送僧化席》,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侣释昙华。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观念的情感,诗人认为心灵的追求不拘泥于物质的居所,真正的归宿在于深入禅理,达到内心的宁静。首句"穷心何必在三椽",意指心灵的富足不在拥有多少物质,即使简陋的三间小屋也足以栖息。次句"直透归宗一味禅"强调直接领悟佛法真谛,摒弃杂念,专注于禅修。第三句"翻忆当年曾卷起"回忆过去可能的顿悟时刻,而最后一句"无端又展与人眠"则暗示如今禅卷重展,却不再为外人所理解,而是独自品味禅意。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深深理解和对禅宗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昙华
朝代:宋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句·其十二

吾祖并州隔万山,吾家多难谪郴连。

(0)

句·其四

强学瞿昙金作面,只应恁怪老禅亲。

(0)

重登斗野亭二首·其一

野色涵空阔,平芜接渺瀰。

江淮天设险,星斗地分维。

乔木千年意,沧波万古悲。

老僧尤好事,见在索题诗。

(0)

马齧麦

马齧麦,仆饮冰,北风轩轩摇丘林,霖霪十日吁可惊。

南山喜见朝日升,寻阳北岸霜泥薄,穷腊独为千里行。

五里聊一止,十里复一息。

杨柳弄轻黄,已作春颜色。

川原入眼虽似快,时节去家还可惜。

齧麦不须饱,饮冰勿畏寒。

起鞭移担复五里,帝乡即在须臾间。

悠哉役夫勉桓桓,征途几何莫永叹,亦莫悲歌行路难。

(0)

入局马上

愁云惨惨增寒威,冰铓砭骨裘不支。

鸣驺南北困道路,扰扰人趋入省时。

京师久旱尘土恶,喜有小雨沾须眉。

跨鞍便起江湖兴,波明别浦柳半垂。

卧听篷声睡正稳,放船不问归来迟。

(0)

过洞庭二首·其一

朝来四境宿云披,渐放扁舟入渺瀰。

漠漠衣襟凌水雾,悠悠帘幕挂天丝。

波平自喜看书稳,风软翻愁出险迟。

今夜君山兴不浅,登临应及月明时。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