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其十三》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其十三》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雪里何人担布袋,沙弥望见笑声哗。

昨宵好梦频频见,定是新城道士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布袋(bù dài)的意思:布袋指的是一种用布料制成的袋子,也用来比喻能装下很多东西的容器。在成语中,布袋比喻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即所能接纳的事物和情感。

道士(dào shì)的意思:指道教的修行者、信奉道教的人。

见笑(jiàn xiào)的意思:受到嘲笑或嘲讽,成为笑柄

弥望(mí wàng)的意思:形容景物遥远无边无际,望不到边际。

频频(pín pí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

沙弥(shā mí)的意思:沙弥是佛教中指出家修行的小僧人,也用来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士家(shì jiā)的意思:士家指的是士人家庭,也可以泛指有文化修养的人家。

望见(wàng jiàn)的意思:看到,目睹

笑声(xiào shēng)的意思:指欢乐、快乐的笑声。

昨宵(zuó xiāo)的意思:指昨天晚上,表示过去的时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居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与俗世之间的微妙互动。首句“雪里何人担布袋”,以雪景为背景,引入一位神秘的行者,布袋象征着佛教中的智慧与慈悲,引人遐想。次句“沙弥望见笑声哗”,通过小和尚的视角,展现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笑声哗哗,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禅意。第三句“昨宵好梦频频见”,将话题转向梦境,暗示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同时也与前文的“担布袋”相呼应,寓意着精神的追求与实践。最后一句“定是新城道士家”,以一个疑问句结束,留下想象的空间,让人思考梦境与现实、僧侣与道士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在精神世界中的位置。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人物活动与内心体验,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僧人释函可对于生活、修行与梦想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甲戌归毗陵

丙舍荒凉闭野烟,碧苔青草自年年。

送君此地君知否,松柏萧萧认旧阡。

(0)

山雪晓行怀吕氏妹

乱峰稠叠玉为尖,残烛光寒照撒盐。

千里暗云屯石径,五更疲马怯金衔。

危陂冻合行频滑,绝壑风生气倍严。

遥忆碧纱扃四扇,鹊炉香灺梦方甜。

(0)

雨夜·其一

支离病榻苦无眠,夜雨镫昏倍惨然。

虽有遗书生计薄,泪痕湿尽枕函边。

(0)

答何徵室

晚羞明月晓羞花,弱质萍飘泛海涯。

万叠云中千里树,不知何处是吾家。

(0)

家园白牡丹

天风昨夜曳仙裙,缥缈高台一段云。

好共海棠春睡足,不将浓艳嫁东君。

(0)

哭夫子·其四

父子夫妻总幻因,夜台相见可相亲。

无端生死偏摧我,不定功名却误人。

遗得文章惊四海,寄来锦字恰三旬。

待乘双凤君先去,寂寞兰闺未死身。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