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遍野(biàn yě)的意思:遍布整个地区或场所,无处不在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晨钟(chén zhōng)的意思:晨钟指的是清晨的钟声,比喻新的时代或新的事物的到来。
癸丑(guǐ chǒu)的意思:指形容人品恶劣、卑鄙无耻。
海头(hǎi tóu)的意思:指海洋的尽头,也可引申为极远的地方或最后的边界。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上路(shàng lù)的意思:开始旅程或行动
盛寒(shèng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季达到极点。
彤庭(tóng tíng)的意思:指红色的庭院,形容富丽堂皇、华美豪华。
头颅(tóu lú)的意思:头部,脑袋。
西清(xī qīng)的意思:指事物清晰明了,没有任何瑕疵或纰漏。
御筵(yù yán)的意思:指皇帝主持的盛大宴会,也泛指宴请贵宾的盛大宴会。
坐候(zuò hòu)的意思:坐待等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蕡在除夕之夜,乘舟于英德,回望过去一年的时光,既有对往昔岁月的感慨,也有对未来旅程的期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西清”与“彤庭”的盛况与个人的“沧海头颅”相对比,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经历的变迁。
首联“西清去岁侍群仙,坐候晨钟拱御筵”,描绘了诗人过去一年在西清宫侍奉众仙,等待晨钟敲响,参与皇家盛宴的情景,充满了庄重与神圣的氛围。
颔联“沧海头颅今四十,彤庭礼乐旧三千”,通过年龄和宫廷礼乐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个人生命的有限。诗人以“沧海头颅”自喻,形象地说明了自己已步入中年,而“彤庭礼乐”则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荣耀。
颈联“盛寒颇似庚申夜,飘泊还逢癸丑年”,将当前的寒冷天气与过去的某个特定夜晚相比较,同时暗示了自己在这一年中的漂泊生活,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尾联“明日扁舟江上路,梅花开遍野云边”,预示着新年的到来和未来的旅程。诗人计划在第二天乘舟启程,面对未知的旅途,他希望在沿途欣赏到梅花盛开的美景,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乐观态度。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顾,也有对未来生活的积极展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
潇洒东湖上,夜雨洗清秋。
朝来尘霁,凝望千里兴悠悠。
山色揉蓝深染,波影青铜新铸,□冷翠光浮。
蓑笠真吾事,聊整钓鱼钩。坐中客,凌王谢,更风流。
一觞一咏,豪俊谈笑气吞牛。
花月连环长好,到处名园池□,遇景且遨游。
试问陶元亮,底事赋归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