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孙 伯 符 宋 /刘 克 庄 霸 略 谁 堪 敌 伯 符 ,每 开 史 册 想 规 模 。一 千 扫 众 横 江 去 ,十 七 成 功 自 古 无 。不 分 老 瞒 称 猘 子 ,便 呼 公 瑾 作 姨 夫 。君 看 末 命 尤 奇 特 ,指 顾 张 昭 为 托 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霸略(bà lüè)的意思:指强势地掌握权力或地位,以及运用策略和手段来统治或控制他人。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成功(chéng gōng)的意思: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帆风顺。
规模(guī mó)的意思:规模指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范围。
横江(héng jiāng)的意思:横江意指横渡大江或跨越障碍,形容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精神。
老瞒(lǎo mán)的意思:指老实巴交、诚实可靠。
末命(mò mìng)的意思:指生命的最后阶段,即临终时的命运。
奇特(qí tè)的意思:形容非常特别、独特或古怪。
史册(shǐ cè)的意思:指历史上的记载或记录。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谁堪(shuí kān)的意思: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出色,使其他人难以胜任或媲美。
托孤(tuō gū)的意思:将孤儿托付给他人照顾。
姨夫(yí fū)的意思:指妻子的姐姐的丈夫。
指顾(zhǐ gù)的意思:指望、依靠。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创作的,名为《孙伯符》。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颂扬孙策(即孙权的父亲)的诗篇。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人物的评价,展现了孙策的英雄气概和非凡功业。
"霸略谁堪敌伯符,每开史册想规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孙策雄才大略的赞赏,认为他的才能无人能敌,每次翻阅历史书籍时都会想到孙策宏伟的抱负和气魄。
"一千扫众横江去,十七成功自古无":这里描述了孙策在军事上的赫赫战功,他能够率领千军横渡长江,取得了多次胜利,这样的成就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不分老瞒称猘子,便呼公瑾作姨夫":这两句描写孙策待人接物之宽厚,他不仅能够包容年迈的部将,还能以父兄之礼对待年轻有为的公瑾(即周瑜),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用人的英明。
"君看末命尤奇特,指顾张昭为托孤":末了两句诗则表达了孙策临终时的情状,他将自己的遗愿托付给张昭,这显示了孙策对于国家和后事的深谋远虑,以及他对忠诚臣子张昭的信任。
总体来说,刘克庄通过这首诗歌颂了孙策的英雄形象和政治智慧,为读者展示了一位杰出历史人物的多面性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