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习池诗》
《习池诗》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陈迹相推今古同,池边倚杖归鸿

童山尚接千岩秀,稚树犹传万壑风。

春意情迷野兴,水光天影共青空

雍门有泪应承睫,绕墓行吟吊习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íshī
sòng / zhì

chénxiāngtuījīntóngchíbiānzhàngsòngguī鸿hóng

tóngshānshàngjiēqiānyánxiùzhìshùyóuchuánwànfēng

chūnqíngxīngshuǐguāngtiānyǐnggòngqīngkōng

yōngményǒulèiyìngchéngjiéràoxíngyíndiàogō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承睫(chéng jié)的意思:承受着眼皮眼睛压力,形容非常困倦。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光天(gu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明亮无云的状态,也比喻公正无私的品质。

归鸿(guī hóng)的意思:指归程远的大雁,比喻旅游或迁徙的人。

迹相(jì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相似或类似之处。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情迷(qíng mí)的意思:形容沉迷于情感之中,难以自拔。

青空(qīng kōng)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用来形容无忧无虑、心情舒畅的状态。

水光(shuǐ guāng)的意思:水的光辉,形容水面上的反射光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色彩。

童山(t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小而峰峦起伏,形状像孩子玩耍时堆起的小山。比喻形状奇特、峰峦起伏的小山。

物情(wù qíng)的意思: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品的情感。

相推(xiāng tuī)的意思:相互推荐,互相推崇。

行吟(xíng yín)的意思:指背诵或吟诵诗文时行走徘徊的样子。

野兴(yě xī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与生俱来的本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倚杖(yǐ zhàng)的意思: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应承(yìng chéng)的意思:表示答应或应允别人的请求或要求。

雍门(yōng mén)的意思:指受到尊敬的门户或家族。

注释
陈迹:过去的遗迹或往事。
相推:相互推移,暗示历史更迭。
归鸿:归雁,指南飞的大雁。
童山:未经开发的山岭。
千岩秀:众多秀美的山岩。
稚树:年轻的树木。
万壑风:山谷间的各种风声。
春意:春天的气息。
物情:自然界的景物情感。
野兴:野外的乐趣或兴趣。
雍门: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习公的墓地。
承睫:形容泪水滑落眼睑。
习公:指习某位古人,可能是诗人要纪念的人物。
翻译
古今变迁中陈迹相似,我倚杖在池畔目送归雁。
童年的山峦依然连接着千座秀丽峰峦,幼树传递着山谷间的万种风声。
春天的气息和万物的情感让我沉醉于野外的兴致,水面与天空倒映出一片青空。
面对雍门,泪水不禁滑落眼睑,我在墓地徘徊,低声吟唱以悼念习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习池诗》,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世事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会和抒写。

"陈迹相推今古同"一句,以“陈迹”指代往昔的遗留,通过“相推”的动作,强调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连续性和共同性。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历史感,强调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历史都是一脉相承的。

"池边倚杖送归鸿"则描绘了诗人在池塘边倚靠着拐杖,目送归鸿之景象。这种寂静而平和的画面,透露出诗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童山尚接千岩秀,稚树犹传万壑风”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童山"指年轻的山峰,"稚树"指幼小的树木,这里通过山和树的形容词,强调了它们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历史的长久性和生命力的传承。

"春意物情迷野兴"一句,则转入对春天景象的情感抒写。"春意"指春天所蕴含的情绪,"物情"则是万物复苏时的一种生动情状,这里诗人表达了春天给予人们的激动与兴奋之情。

"水光天影共青空"则是对自然景象的进一步描绘。清澈的水面反射着天空的倒影,与天空一同在那无垠的蓝色中交融,形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卷。

最后两句“雍门有泪应承睫,绕墓行吟吊习公”则是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雍门"往往指代古代贵族或高官的住宅,而这里出现"有泪"则表明诗人站在这座宅邸前,不禁潸然泪下,思绪万千。而"绕墓行吟"则是诗人围绕在故人的墓地周围,吟咏着哀伤之词,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历史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送葛谦问·其六

江上霜枫叶叶红,不堪摇落又西风。

只愁叠鼓催船去,千里相思月满空。

(0)

元日

岁当庚午旦庚寅,最喜明朝遇上辛。

五福来临吴越分,更欣三日即攽春。

(0)

与沈五官李提点饮酒席间作七首·其四

自来酒量无拘管,惟有穷坑填不满。

要同毕卓卧缸边,告君再觅三十碗。

(0)

庭松

乔枝偃盖势凌云,一植幽庭度几春。

荣落未曾同众木,孤贞长自伴闲人。

风生静夜寒声健,雪霁遥峰翠色新。

萧洒最宜禅定起,坐观行绕远埃尘。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六十九

短棹轻帆,风恬浪静。

溢目湖光镜样平,渔歌未起同谁听。

万壑千岩,高低普应。

狼藉断霞残照中,船头拨转都收尽。

么朅提国,亲行此令。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

天上无弥勒,人间无释迦。

烧香礼拜谁,唵摩尼达哩吽㗶吒。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