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山尚接千岩秀,稚树犹传万壑风。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习 池 诗 宋 /李 廌 陈 迹 相 推 今 古 同 ,池 边 倚 杖 送 归 鸿 。童 山 尚 接 千 岩 秀 ,穉 树 犹 传 万 壑 风 。春 意 物 情 迷 野 兴 ,水 光 天 影 共 青 空 。雍 门 有 泪 应 承 睫 ,绕 墓 行 吟 吊 习 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承睫(chéng jié)的意思:承受着眼皮眼睛压力,形容非常困倦。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光天(gu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明亮无云的状态,也比喻公正无私的品质。
归鸿(guī hóng)的意思:指归程远的大雁,比喻旅游或迁徙的人。
迹相(jì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相似或类似之处。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情迷(qíng mí)的意思:形容沉迷于情感之中,难以自拔。
青空(qīng kōng)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用来形容无忧无虑、心情舒畅的状态。
水光(shuǐ guāng)的意思:水的光辉,形容水面上的反射光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色彩。
童山(t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小而峰峦起伏,形状像孩子玩耍时堆起的小山。比喻形状奇特、峰峦起伏的小山。
物情(wù qíng)的意思: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品的情感。
相推(xiāng tuī)的意思:相互推荐,互相推崇。
行吟(xíng yín)的意思:指背诵或吟诵诗文时行走徘徊的样子。
野兴(yě xī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与生俱来的本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倚杖(yǐ zhàng)的意思: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应承(yìng chéng)的意思:表示答应或应允别人的请求或要求。
雍门(yōng mén)的意思:指受到尊敬的门户或家族。
- 注释
- 陈迹:过去的遗迹或往事。
相推:相互推移,暗示历史更迭。
归鸿:归雁,指南飞的大雁。
童山:未经开发的山岭。
千岩秀:众多秀美的山岩。
稚树:年轻的树木。
万壑风:山谷间的各种风声。
春意:春天的气息。
物情:自然界的景物情感。
野兴:野外的乐趣或兴趣。
雍门: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习公的墓地。
承睫:形容泪水滑落眼睑。
习公:指习某位古人,可能是诗人要纪念的人物。
- 翻译
- 古今变迁中陈迹相似,我倚杖在池畔目送归雁。
童年的山峦依然连接着千座秀丽峰峦,幼树传递着山谷间的万种风声。
春天的气息和万物的情感让我沉醉于野外的兴致,水面与天空倒映出一片青空。
面对雍门,泪水不禁滑落眼睑,我在墓地徘徊,低声吟唱以悼念习公。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习池诗》,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世事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会和抒写。
"陈迹相推今古同"一句,以“陈迹”指代往昔的遗留,通过“相推”的动作,强调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连续性和共同性。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历史感,强调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历史都是一脉相承的。
"池边倚杖送归鸿"则描绘了诗人在池塘边倚靠着拐杖,目送归鸿之景象。这种寂静而平和的画面,透露出诗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童山尚接千岩秀,稚树犹传万壑风”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童山"指年轻的山峰,"稚树"指幼小的树木,这里通过山和树的形容词,强调了它们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历史的长久性和生命力的传承。
"春意物情迷野兴"一句,则转入对春天景象的情感抒写。"春意"指春天所蕴含的情绪,"物情"则是万物复苏时的一种生动情状,这里诗人表达了春天给予人们的激动与兴奋之情。
"水光天影共青空"则是对自然景象的进一步描绘。清澈的水面反射着天空的倒影,与天空一同在那无垠的蓝色中交融,形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卷。
最后两句“雍门有泪应承睫,绕墓行吟吊习公”则是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雍门"往往指代古代贵族或高官的住宅,而这里出现"有泪"则表明诗人站在这座宅邸前,不禁潸然泪下,思绪万千。而"绕墓行吟"则是诗人围绕在故人的墓地周围,吟咏着哀伤之词,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历史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