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又 山 偈 就 寄 善 知 识 宋 /吴 潜 传 语 当 年 白 侍 郎 ,住 行 坐 卧 只 寻 常 。须 弥 山 子 才 翻 却 ,便 是 人 天 大 法 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传语(chuán yǔ)的意思:通过言语传递信息或者传达意思。
大法(dà fǎ)的意思:指权威、法律、规章等。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法王(fǎ wáng)的意思:指善于判断是非、公正无私的人,也可指能够明辨真伪、有决断力的人。
翻却(fān què)的意思:翻却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转变、改变、颠倒。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山子(shān zǐ)的意思:山子是一个指代山的词语,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优点或特征。
是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人品、品德好。
侍郎(shì láng)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原指唐代官名,后来也用来泛指官员。
天大(tiān dà)的意思:非常重大,极其重要。
行坐(xíng zuò)的意思:行动、坐下
须弥(xū mí)的意思:形容庞大无边的样子。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坐卧(zuò wò)的意思:指坐或躺着休息或行动。
须弥山(xū mí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极高或庞大。
- 翻译
- 告诉当年的白侍郎,日常起居都十分平常。
一旦须弥山的佛法被翻开,那就是人间天上最大的佛法之王。
- 注释
- 传语:传达话语。
当年:过去。
白侍郎:古代官职名,这里指代某位官员。
住行坐卧: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只寻常:非常普通,平常。
须弥山:佛教中的大山,象征佛法深厚。
子:这里指代佛法。
才翻却:刚刚翻开,比喻佛法显现。
便是:就是。
人天:人间和天界,泛指世间众生。
大法王:佛法的最高领袖,这里可能指佛法的至高无上。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名为《又山偈就寄善知识》。从这四句来看,诗人通过对白侍郎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法的赞美和追求。
"传语当年白侍郎,住行坐卧只寻常。"
这里的“白侍郎”可能是某位高僧或修行者,诗人通过“传语”一词,表明这是一种流传下来的说法。白侍郎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在居住、行动、坐着还是躺卧,都只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为外界所扰。
"须弥山子才翻却,便是人天大法王。"
“须弥山”在佛教中象征着坚固和不动摇,常用来形容佛教的真理。在这里,“须弥山子”可能指的是某种深奥的佛法智慧。诗人说这种智慧一旦领悟,就能成为“人天大法王”,即在人间和天界都能以佛法为主导,成就一种高尚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白侍郎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佛法深邃智慧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和追求真理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邯郸行
邯郸城头下白日,邯郸市上风萧瑟。
故垒空馀鸟雀悲,荒垣只见狐狸出。
何王坟墓对山阿,尚忆诸侯争战多。
赵客归来重毛遂,秦军老去畏廉颇。
黄尘白草宫前道,鬼火如灯夜相照。
公子秋来不见过,美人月下那闻笑。
当时冠盖激浮云,挝钟考鼓宴青春。
只今惟有邮亭树,还送年年行路人。
满江红.次元复初韵
四十年间,问何似、古人方略。
时自笑、致身无策,疗贫无药。
世事从来如意少,宦情已比当年薄。
更不须、勋业镜中看,今非昨。眠矮榻,登高阁。
携短杖,?长杓。放屈伸由己,碧空盘鹗。
较短量长无定论,抗尘走俗非真乐。
算从前、有铁铸难成,求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