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鹄死,不留雏。
吁嗟乎,黄鹄尔何愚。
这首诗《黄鹄操》(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以黄鹄(即天鹅)为题材,通过黄鹄的形象表达了对亲情、忠诚和牺牲精神的深刻思考。
诗中以黄鹄的死亡为引子,描绘了黄鹄母亲与幼子之间的深情。黄鹄母子分别在荆江与吴地,黄鹄魂魄归来,却只能与黄垆(黄鹄的墓地)相伴。诗人感叹黄鹄的“愚”,实际上是在赞美黄鹄为了家族的完整而牺牲个体生命的高尚情操。诗中提到“留子与雄雄不孤”,意指黄鹄选择留下幼子,让家族得以延续,而非独自离去,这体现了对家族责任的担当和对后代的关爱。最后,“雄不孤兮尔魂长依吾”一句,表达了黄鹄虽已逝去,但其灵魂仍与家人同在,继续守护着家族的精神,展现了忠诚与牺牲的永恒价值。
整首诗通过黄鹄这一形象,寓言式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家庭的责任以及忠诚与牺牲的主题,情感深沉,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