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滩风雨来,后滩风雨过。
滩滩若长舌,我舟为之唾。
指梅呼速看,著橘怪相左。
半语落上严,已向滩脚坐。
入舟将及旬,历此不计个。
滩头心夜归,写觅强伴和。
榜师(bǎng shī)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排名第一并具有权威地位的人。
不计(bù jì)的意思:不考虑;不计较
长舌(cháng shé)的意思:形容说话多嘴、爱说闲话、喜欢挑拨是非的人。
费日(fèi rì)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耗费精力。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篙律(gāo lǜ)的意思:指人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
怪相(guài xiàng)的意思:形容举止、表情或神态异常怪异、古怪。
急流(jí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比喻事情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沙洲(shā zhōu)的意思:指河流中的沙堆或河床上的沙丘。比喻出现的机会或条件很少。
上水(shàng shuǐ)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情处在危险、困难的境地,随时可能遭受失败或挫折。
速胜(sù shèng)的意思:迅速取得胜利
滩头(tān tóu)的意思:滩头是指河滩或海滩的前端。在成语中,滩头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起点或是某个事情的开端。
相左(xiāng zuǒ)的意思:指意见或观点不一致,相互对立。
圆转(yuán zhuǎn)的意思:形容事物运动或转变的方向或轨迹呈圆形或弯曲状。
转磨(zhuàn mò)的意思:转磨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经过反复磨练、修炼而变得聪明、精明,也可以用来形容经过反复琢磨思考而变得深思熟虑。
上水船(shàng shuǐ chuán)的意思:指人们在河流、湖泊等水域中乘坐船只,表示乘船旅行或者渡河。
这首诗《下滩》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乘舟下滩时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航行的艰难。
首句“前滩风雨来,后滩风雨过”描绘了风起云涌、雨声轰鸣的景象,预示着航行的不平静。接着,“滩滩若长舌,我舟为之唾”形象地比喻了水流湍急,仿佛是长舌在吞噬船只,暗示了航行的危险。
“岸竹密走阵,沙洲圆转磨”则描绘了岸边竹林密布,沙洲滚动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恶。诗人通过“指梅呼速看,著橘怪相左”表达了对时间紧迫的焦虑,以及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敏感。
“半语落上严,已向滩脚坐”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紧张与不安,仿佛已经预感到即将到来的困难。接下来,“榜师打懒浆,篙律遵定课”描述了船工们奋力划桨,按照既定规则操作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抗争。
“却见上水船,去速胜于我”对比了下行船只的速度与上行船只的快速,突出了下行的艰难。最后,“入舟将及旬,历此不计个”表明诗人经历了十天的航行,期间充满了挑战与考验。“费日捉急流,险快胆欲懦”表达了面对急流时的紧张与恐惧,但同时也强调了速度与危险并存的航行状态。“滩头心夜归,写觅强伴和”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结束航行,回到安全之地的心愿。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下滩航行的全过程,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对内心感受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北寺高台大漠东,他乡尊酒两萍逢。
飞花巳作先秋雪,落帽何劳隔夜风。
百折不离山色赭,数榆忽露寺门红。
世间何事非堪避,安得萸囊日日缝。
一生纱帔罩乌巾,二女明妆坐绣茵。
树底几厨犹未发,神边排榼巳攒鳞。
持此佳图今书此,疑是东山谢氏之犹子。
拣持二女并叔安,将渡淮淝来赌墅。
主人向我捧一尊,谓此比较言不伦。
此图乃即是其身,身住暨阳之邑,横山之村。
少泉先生是其父,星文侄骆先生妻以女,身为乃祖千顷陂黄叔度之孙。
少而狗齐,长而辞乃岳,其耽隐而自逸气飘飘然凌云。
当时有男子,乘刳海上秋。
舟辞篙者楫,水非人间流。
一瞬陟九万,顾见耕者牛。
彼美机上妇,步梁乃其逑。
不量何者缘,乃为天上游。
只今千世下,一男子其俦。
断槎以刳剡,一壸千金收。
海路俨犹昨,高苍垂玄沟。
但恐子不往,一往到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