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弘治二年冬子长命书是日应之·其一》
《弘治二年冬子长命书是日应之·其一》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数年学道重玄山顶花水底天。

今朝悟来无一物不离本性神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性(běn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固有的、不易改变的本质和特征。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花水(huā shuǐ)的意思:形容花朵在水中漂浮的景象,比喻虚华浮薄、不真实的事物。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离本(lí běn)的意思:离开根本,偏离本意或本质。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山顶(shān dǐng)的意思:指最高处或最高地位。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重玄(zhòng xuán)的意思:重视并珍惜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名为《弘治二年冬子长命书是日应之(其一)》。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与自然观照,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刻领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首句“数年学道究重玄”,点明了诗人多年来潜心修道,追求道家哲学中的最高境界——“重玄”。这里的“重玄”指的是道家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即“玄牝”与“玄窍”,象征着宇宙的根本规律和生命的原始状态。

次句“山顶莲花水底天”,以山巅的莲花和水底的天空为喻,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纯净无染的画面。莲花常被视作清净、高洁的象征,而水底的天空则暗示了一种超越物质表象、直达心灵深处的境界。这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理想状态,表达了他对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向往。

第三句“今朝悟来无一物”,揭示了诗人通过长时间的修行与思考,终于在某个时刻顿悟了生命的真谛,认识到世间万物皆空,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这种悟性不仅仅是对外在世界的认知,更是对内在自我本质的深刻洞察。

最后一句“不离本性即神仙”,则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与升华。诗人认为,真正的“神仙”并非外在于世的神秘存在,而是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本真状态。只要人们能够回归并坚守自己的本性,就能达到与宇宙和谐共存、与自我实现完美的境界。这不仅是对道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的体现,也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与肯定。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宇宙规律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入探索与理解,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追求内在的和谐与自由。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日本杂事诗·其五十五

《化书》《奇器》问新编,航海遥寻鬼谷贤。

学得黎鞬归善眩,逢人鼓掌快谈天。

(0)

天津纪乱十二首·其五

露布明光奏,翻夸土气扬。

执戈童卫国,麾扇女勤王。

赤手能擒虎,红头看烂羊。

伤心骄愤诏,雪耻报先皇。

(0)

述闻·其三

说有苍天不死方,盗泉一饮众皆狂。

人言细柳都儿戏,我欲传芭哭国殇。

鬼吏三官明作贼,神兵六甲解擒王。

古今多少昏荒事,并付盲翁负鼓场。

(0)

岁暮怀人诗·其三十三

十七年来又悼亡,续弦仍复谱求皇。

鬑鬑四十罗敷喜,摩捋郎须细看郎。

(0)

岁暮怀人诗·其十六

一疏尊崇到许君,壁中古字发奇芬。

郋亭弟子湖洲法,讽籀人人解《说文》。

(0)

过恒心园看残荷,感而作此

一亭方卦象,四面拥残荷。

秋尽花微瘦,雨过水渐多。

红衣自开落,翠盖又偏颇。

君子犹如此,相怜奈尔何!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