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冤终未洗,谁为饷丝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戈(bīng gē)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行动。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满意(mǎn yì)的意思:内心满足,对所得到的东西感到满意。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事别(shì bié)的意思:别做无谓的事情;不要多管闲事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野艾(yě ài)的意思:指不受人待见、被冷落的人。
醉眼(zuì yǎn)的意思:形容眼神迷离,如醉如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端午日傍晚时分远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以及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首联“野艾伤心碧,丛榴满意红”,以“野艾”和“丛榴”的色彩对比,渲染出一种既生机勃勃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伤心碧”与“满意红”分别代表了绿意盎然的艾草和鲜艳欲滴的石榴花,它们各自承载着诗人的情感,绿色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红色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颔联“兵戈人事别,风物岁时同”,转折中蕴含哲思。战争与和平、人事变迁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对比,揭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与人类活动的无常。尽管世事更迭,但四季轮回、自然景观却始终如一,展现出自然界永恒不变的美。
颈联“山倚斜阳外,江横醉眼中”,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山峦与江水相映成趣的画面。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苍茫,江水则在诗人的眼中似乎也充满了醉意,这既是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
尾联“楚冤终未洗,谁为饷丝筒”,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相连,暗指楚国的屈辱历史未能得到彻底清算。诗人借“楚冤”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谁能为我解忧,为我平息这未了的怨恨?”这一问,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正义与个人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访双池老不遇其子觉先求诗为作此
芒鞋竹杖快新晴,天迥游丝百尺轻。
沃若柔桑连野绿,炯如白鸟照溪明。
逢山有寺幽欣集,对客开轩午梦清。
曦竟未回凭阁久,忽闻高柳子规声。
余昔居百丈元夕有诗后十年是夕过京师期子因不至
北游烂熳看并川,重到皇州及上元。
灯火风光记前事,管弦音节试新翻。
期人不至情如海,穿市归来月满轩。
忽忆寒岩曾独宿,雪窗残夜一声猿。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