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露台德州城内相传董子著春秋繁露处后人因筑》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策对(cè duì)的意思:指对策、对策。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大义(dà yì)的意思:指追求正义、公正的行为和精神。
繁露(fán lù)的意思:形容事物繁茂而显露出来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三策(sān cè)的意思:指政治、军事或其他方面的三种策略或计谋。
天人(tiān rén)的意思:指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也表示人的品德高尚、超凡脱俗。
贤良(xián liáng)的意思: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天人三策(tiān rén sān c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超越了常人,能够提出高明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繁露台》。诗中以“天人三策对贤良”开篇,引出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与道德观念,强调了“已见春秋大义彰”,即春秋时期的思想和道德原则已经得到了彰显。接下来,“那更高台演繁露”则可能指的是在更高的地方演绎《春秋繁露》,这是一部关于儒家哲学和政治思想的著作,由董仲舒所著。最后,“转思董子失之详”表达了对董仲舒某些观点的反思或修正之意。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历史典故和儒家思想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代文化与道德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传统智慧的尊重与传承。乾隆作为清朝的皇帝,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理解,此诗正是其文化情怀的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朱世同咏梅
竹篱茅舍旧同居,不见冰姿恰岁馀。
别后有谁亲几席,朝来忽喜映阶除。
雪中有酒宜相就,月下无人肯自疏。
端与岁寒长有约,不须青帝更吹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