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旂乱鹰集,已有边风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长揖(cháng yī)的意思:长时间的鞠躬行礼
城邑(chéng yì)的意思:指城市、都市。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恩威(ēn wēi)的意思:指以恩德和威严来统治和管理国家或组织,既要给予恩惠,又要施行威武。
覆载(fù zǎi)的意思:指负荷过重,超过承载能力。
缚虎(fù hǔ)的意思:指用绳索或捆绑物体的方式来制约或控制强大的力量或势力。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呼吸(hū xī)的意思:指呼吸的动作,也比喻事物的存在、生命力。
籍名(jí míng)的意思:籍名指以别人的名义或身份行事,借用他人的名义谋取私利。
籍籍(jí j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状况艰苦、困顿。
将帅(jiāng shuài)的意思:将帅是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中具有统治地位的人。
介胄(jiè zhòu)的意思:指人物形象的外表或形容人的容貌。
明光(míng guāng)的意思:明亮的光芒,指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品质。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权变(quán biàn)的意思:权变指权力和局势的变化,特指在特定情况下权力的变动和应对策略的调整。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天狼(tiān láng)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人或事物。
武臣(wǔ chén)的意思:武臣是指在军事方面有才干的官员或将领。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义士(y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为了正义和公理而奋斗的人。
雨矢(yù shǐ)的意思:形容箭矢如雨般密集,形势极为严峻。
壮夫(zhuàng fū)的意思:指身体强健、勇猛有力的男子。
- 鉴赏
这首诗《滕司谏知泾州》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对天象的描绘,巧妙地隐喻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开篇“天狼东南鸣,雨矢西北集”以天象象征国家面临的危机,东南方向的天狼星预示着潜在的威胁,而西北方向的暴雨则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困难。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既富有诗意又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接着,“覆载岂不容,缚虎宜在急”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面对危机时应采取果断行动的重要性。覆载,即天地,这里比喻国家的广阔疆域;缚虎,则形象地表达了对潜在威胁的控制与应对。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也蕴含了对当权者适时采取措施的期待。
“诗书擢将帅,高枕付城邑”则表达了通过教育与文化的力量培养军事人才,以及将国家的防御重任交付给这些经过精心挑选的将领和守卫者的理念。这不仅是对滕司谏(即诗题中的主角)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领导下的地方安全寄予厚望的体现。
“权变非武臣,恩威在呼吸”揭示了治理国家时需要灵活多变的策略,并指出真正的领导者不仅要有军事才能,更需具备运用权力与恩惠的能力,以达到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的目的。这一观点强调了领导艺术的重要性,以及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下,如何平衡权力与情感,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壮夫气已激,义士感成泣”描绘了在国家面临危机时,英雄豪杰们激昂慷慨、义愤填膺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义士们因国家之难而感动落泪的同情与敬意。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既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籍籍名四喧,萧萧发竞立”则以热闹的场面和紧张的气氛,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与参与,以及在危机面前共同奋斗的决心。这里的“籍籍”和“萧萧”分别形容了人群的喧闹和头发的竖立,生动地刻画了民众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精神风貌。
最后,“行旂乱鹰集,已有边风入”通过描述军旗在风中飘扬、如鹰般聚集的场景,预示着边境的紧张局势已经显现。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国家正面临着外部压力,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可能的挑战。
“遥知谒明光,介胄但长揖”则以滕司谏向皇帝进言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君主的忠诚。在拜见皇帝时,他身着铠甲,仅以长揖的方式表达敬意,既体现了对君主的尊重,也暗含了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
综上所述,《滕司谏知泾州》不仅是一首充满深意的政治诗,更是对国家命运、民族精神和领导艺术的深刻反思。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