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蒌 蒿 宜 作 河 豚 羹 宋 /辛 弃 疾 河 豚 挟 鸩 毒 ,杀 人 一 脔 足 。蒌 蒿 或 济 之 ,赤 心 置 人 腹 。方 其 在 野 中 ,卫 青 混 奴 仆 。及 登 君 子 堂 ,园 绮 成 骨 肉 。暴 乾 及 为 脯 ,拳 曲 蝟 毛 缩 。寄 君 频 咀 嚼 ,去 翳 如 折 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骨(chéng gǔ)的意思:形容经历磨砺、历练后,人的品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赤心(chì xīn)的意思:指心地纯正、忠诚无私。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河豚(hé tú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平静,内心却充满危险或矛盾。
咀嚼(jǔ jué)的意思:咀嚼是指用牙齿把食物咬碎并慢慢嚼食,引申为深思熟虑、反复思考。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蒌蒿(lóu hāo)的意思:蒌蒿是一种植物,也指蔬菜蒿菜。在成语中,蒌蒿常用来比喻人的品德或行为低劣,形容人卑鄙、无耻。
奴仆(nú pú)的意思:指受人雇佣或奴役的仆人。
拳曲(quán qū)的意思:指握拳,弯曲手指,形容力量大,柔韧性强。
猬毛(wèi máo)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的东西。
翳如(yì rú)的意思:形容阴影或黑暗如同遮蔽一样浓厚。
一脔(yī l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或精华部分。
园绮(yuán qǐ)的意思:形容装饰华丽、色彩绚丽的园林或建筑物。
在野(zài yě)的意思:指某人或某团体失去权力、地位或职位,不再处于掌权的地位,而是在社会上处于边缘或被排斥的状态。
- 注释
- 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类。
鸩毒:毒药,这里指河豚的毒素。
脔:切下的小块肉。
蒌蒿:一种草本植物,有时被认为有解毒作用。
卫青:汉朝名将,此处比喻地位提升。
奴仆:地位低下的随从。
君子堂:高贵者的居所,比喻高尚的地位。
园绮:可能是指园绮这个人,也可能象征亲密关系。
暴乾:晒干。
拳曲猬毛:形容物体卷曲的样子。
去翳:去除眼睛上的障碍。
折屋:比喻彻底解决问题。
- 翻译
- 河豚含有剧毒,只需一块就能致人死亡。
或许蒌蒿能解毒,真心诚意待人如赤子。
它曾混迹野外,如同卫青与奴仆无异。
一旦进入君子之门,身份转变如园绮般亲密。
被晒干制成肉干,蜷曲如猬毛紧缩。
我将这美食赠予你,希望它能去除眼中的障碍,如同摧毁房屋一般彻底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蒌蒿宜作河豚羹》。诗人以河豚和蒌蒿为题材,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忠诚与背叛的鲜明态度。
首句“河豚挟鸩毒,杀人一脔足”形象地描绘了河豚的毒性,暗示世事险恶,小人可能带来致命的危害。接下来,“蒌蒿或济之,赤心置人腹”则以蒌蒿的清白与真诚来反衬出人心的复杂,表达出在险恶环境中寻找良善的愿望。
“方其在野中,卫青混奴仆”借古人事例,比喻人在低微时可能被误解或混杂于人群,暗示了作者自身的经历或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同情。“及登君子堂,园绮成骨肉”则揭示了地位变化后,昔日的朋友可能变得亲近,但也有翻脸无情的可能。
“暴乾及为脯,拳曲猬毛缩”进一步刻画了世态炎凉,昔日关系如同干肉般僵硬,人心如猬毛般蜷缩。“寄君频咀嚼,去翳如折屋”最后两句,诗人将希望寄托于友人,希望他们能理解自己的苦衷,如同去除眼中的障碍物,使自己得以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生动,展现了辛弃疾对于世态炎凉的敏锐洞察和对友情的深深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