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江唤渡》
《秋江唤渡》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绝句

何处渡头风浪喧,隔波仙境桃源

瘦藤倦向人间去,唤得船来便上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渡头(dù tóu)的意思:渡头是指河流或水域的边缘,也可以指渡口的一端。在成语中,渡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风浪(fēng làng)的意思:风浪是指风和浪在海洋中的猛烈变化,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的情况。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上船(shàng chuá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情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或状态,比喻人的命运发生转折或事物发生变化。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头风(tóu fēng)的意思:指在某个群体中排名第一,引领潮流,成为风向标。

仙境(xiān jìng)的意思:指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就像仙人居住的地方一样。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秋江唤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首句“何处渡头风浪喧”,以问句形式引出,暗示了江边渡口虽然风浪喧嚣,但诗人的心境却远离尘世的纷扰。次句“隔波仙境似桃源”,运用了桃花源的典故,将渡口附近的景象比作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瘦藤倦向人间去”一句,通过“瘦藤”这一意象,象征着诗人厌倦了世俗的疲惫,表达了他对红尘的疏离感。“唤得船来便上船”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离开尘世,乘船前往那如仙境般的桃源的愿望,体现了他的超脱与洒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淡然态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西寺施粥·其二

晨朝操瓢勺,襁负及子孙。

重趼五里至,后先争一门。

涓滴未入口,假息半游魂。

须臾见人色,果腹椅树根。

幸脱胥吏手,众施历历存。

殿角旭射光,群饮声泉奔。

施者见受人,举体同春温。

取意快目前,冥报奚暇论。

安得嗣旬月,更使被远村。

(0)

丙申寒食

陌上初过雨,人家欲断烟。

长因三月候,重忆十年前。

荒荠埋陵殿,饥乌集墓田。

并将家国泪,一洒白杨天。

(0)

感遇·其二

朱明未云满,龙火已西移。

日车无续景,壮士安能持。

一叶堕庭柯,寒风栗我肌。

老壮更相迫,蚩蚩欲何为。

荣华争努力,祇供霜霰欺。

谁见西山药,可驻百年期。

(0)

赠祖心上人

旷然携一笠,万里到人间。

吴越峰边过,罗浮梦里还。

漫游逢世改,因乱未身闲。

十月梅花发,心悲似故山。

(0)

村居秋怀即事·其二

无端华发满秋簪,四壁云山响素琴。

何处寒花矜晚节,几年风雨老文心。

香来始觉兰当户,月到方知鹤在林。

杖履荒原觅天地,一溪松影隔云岑。

(0)

殷伯岩招同白涵三郝元直苑西柳霍亮雅申凫盟刘资深集饮

屡宿陶潜宅,今来得数公。

竹斜镫影外,人醉雨声中。

老惜欢娱异,交缘出处同。

病躯先就榻,应恕鹿皮翁。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