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车书(chē shū)的意思:指行驶的车辆上写的字,比喻言辞直截了当,直抒胸臆。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服田(fú tián)的意思:服从、顺从
洪纤(hóng xiān)的意思:指非常纤细的东西,形容事物微小而不起眼。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奇技(qí jì)的意思:指非常高超的技艺或技巧。
台鼎(tái dǐng)的意思:形容地位高、权势大的人。
天至(tiān zhì)的意思:极致,最高境界
韦弦(wéi xián)的意思:指琴弦不调,音乐不和谐。比喻言行不正,不协调。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晏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宁静、安详。
异俗(yì sú)的意思:与常规习俗不同的风俗习惯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征夫(zhēng fū)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参军,征召士兵。
周天(zhōu t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已经到达了极限,无法再有进一步的发展。
- 注释
- 一物:万物。
周天:环绕天地。
洪纤:宏大与细微。
尽晏然:都非常平静。
车书:各地风俗。
无异俗:没有差异。
甲子:指年份。
并丰年:同时丰收。
奇技:奇异技艺。
皆归朴:回归质朴。
征夫:征战的士兵。
服田:从事农耕。
君王:国君。
故不有:特意不干预。
台鼎:朝廷。
合韦弦:提倡节俭和勤劳。
- 翻译
- 万物周行于天地之间,宏大与细微都安然有序。
各地风俗没有差异,甲子年间同时丰收。
奇异技艺回归质朴,征战的士兵也从事农耕。
国君特意不干预,朝廷与民间都提倡节俭和勤劳。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名为《杂曲歌辞·其一·升平乐》。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描绘与向往。
“一物周天至,洪纤尽晏然。”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自然和谐、万物各得其所的景象。其中,“一物”可能指代宇宙间的某一种存在或者是某种事物,而“周天”则寓意着无穷无尽,至于极致。“洪纤”二字形容数量众多,而“尽晏然”则表现了一种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情景。
“车书无异俗,甲子并丰年。”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争与冲突的社会状态。“车书无异俗”意味着各地风俗习惯相同,没有纷争,而“甲子并丰年”则表达了一种连续不断的好年景,人们生活在富饶安康之中。
“奇技皆归朴,征夫亦服田。” 这两句诗意在于人们不再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技能,只专注于回归到简单质朴的生活状态。其中,“奇技”指的是一些特殊或高超的技艺,而“归朴”则意味着回到原始和本真的状态。“征夫”通常指从事战争的人,但在这里可能是泛指那些曾经忙碌于外的人,"亦服田"则表明他们也回到了田间劳作的生活。
最后,“君王故不有,台鼎合韦弦。” 这两句诗似乎暗示了对传统权威的一种超越或解构。在这里,“君王”代表着最高的权力象征,而“故不有”则表达了一种否定或者是放弃。“台鼎合韦弦”中的“台鼎”常指古代祭祀用的器物,这里可能象征着传统的礼仪和秩序,“合韦弦”则可能意味着这些都被融入到一种新的、和谐的社会结构中。
总体而言,薛能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理想化的世界,表达了对于平和与和谐社会的向往。这种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或许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批判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