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径雪迷唐苑路,鸟声寒集汉祠门。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雪 晴 野 望 宋 /张 耒 萧 萧 空 谷 隐 山 云 ,渡 水 人 归 何 处 村 。樵 径 雪 迷 唐 苑 路 ,鸟 声 寒 集 汉 祠 门 。公 堂 吏 散 惟 修 竹 ,近 岭 林 疏 见 饮 猿 。客 坐 无 毡 君 莫 笑 ,陶 潜 亦 有 酒 盈 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公堂(gōng táng)的意思:指公正的法庭或审判场所。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客坐(kè zuò)的意思:指客人坐下,表示待客殷勤、热情好客。
空谷(kōng gǔ)的意思:空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环境或场景的寂静、空旷和安静。
樵径(qiáo jìng)的意思:指山林中的小路,比喻行走艰难的道路。
水人(shuǐ rén)的意思:指没有真才实学、没有本领的人。
堂吏(táng lì)的意思:指担任堂吏的官员,也比喻做事不负责任或无能的人。
无毡(wú zhān)的意思:没有毡子,比喻没有准备或没有经验。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有酒(yǒu jiǔ)的意思:指拥有酒,即指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时刻能够享受到美酒的乐趣。
- 翻译
- 山谷中萧瑟,云雾缭绕,过河的人回到哪个村庄?
积雪遮蔽了唐代园林的小路,寒冷的鸟鸣聚集在汉代祠庙门前。
官署空荡,只有修长的竹子陪伴,近山的树林稀疏,能听到猿猴饮水的声音。
我独坐于此,虽然没有毡毯,你不要笑话,连陶渊明也有满杯的酒。
-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声凄凉。
空谷:空旷的山谷。
山云:山间的云雾。
渡水:过河。
何处村:哪个村庄。
樵径:砍柴的小路。
唐苑路:唐代园林的小路。
汉祠门:汉代祠庙的门。
公堂吏散:官署里的官员已经散去。
修竹:高雅的竹子。
饮猿:猿猴饮水。
客坐:客人独自坐着。
无毡:没有毛毡。
君莫笑:请你不要笑我。
陶潜:陶渊明,东晋诗人。
酒盈樽:酒杯满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的山村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孤寂之感。首句“萧萧空谷隐山云”以动人的声响和迷离的山云设置了整首诗的情调,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紧接着,“渡水人归何处村”则让读者随着诗人目光寻觅那些在雪后归家的行人,他们或许正匆匆赶回自己的小村。
第三句“樵径雪迷唐苑路”中,"樵径"一词指代砍柴人的小道,这里的“雪迷”则加深了这种偏远小径的孤独感。"唐苑路"虽是历史上的名胜,但在这里仅仅作为雪中迷失的小径的一部分,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湮灭。
第四句“鸟声寒集汉祠门”则将听觉与视觉结合,通过汉祠门前冷清的鸟鸣声强化了冬日寂静的氛围。"汉祠"作为古代祭祀的地方,这里也显得有些荒凉。
第五句“公堂吏散惟修竹”中,“公堂吏散”可能指的是官员们处理完事务后散去的情景,而“惟修竹”则是对那些留下来的唯一关注,即庭院中的竹子。这里的"惟"字表达了一种专注,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钟。
最后两句“近岭林疏见饮猿,客坐无毡君莫笑”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象,“近岭林疏”写出了树木稀疏的景观,而“饮猿”则是对山中野兽的一种观察。"客坐无毡君莫笑"中,“客坐”指的是诗人自己作为过客坐在那里的情形,"无毡"意味着简陋或缺乏,而"君莫笑"则是一种自嘲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山村景象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自在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京口送别王四谊
江上枫林秋,江中秋水流。
清晨惜分袂,秋日尚同舟。
落潮洗鱼浦,倾荷枕驿楼。
明年菊花熟,洛东泛觞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