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六十四首·其六十三》
《绝句六十四首·其六十三》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祸福由来倚伏还如影响随逐

若能转此生杀机,返掌之间灾变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返掌(fǎn zhǎng)的意思:返掌指的是掌声回荡,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赞许和欢迎。

还如(hái rú)的意思:如同,好像

祸福(huò fú)的意思:祸福指的是人生中的好坏遭遇,有时候祸福并存,意味着好事和坏事常常一起发生。

随逐(suí zhú)的意思:跟随着,紧随其后,追随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倚伏(yǐ fú)的意思:依靠、倚赖、依仗。

影响(yǐng xiǎng)的意思:指某种力量或因素对人或事物产生的改变或作用。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灾变(zāi biàn)的意思:指灾难性的变化或剧变。

注释
祸福:指幸福和不幸,祸与福的对立面。
由来:自古以来,一直以来。
互倚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
影响: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随逐:紧紧跟随,相伴而行。
转:转变,改变。
生杀机: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冲突或斗争。
返掌:形容极为容易,像翻手掌一样。
灾变福:灾难变为幸福,反转的命运。
翻译
祸与福总是相互依存,就像影子跟随形体一样紧密相连。
如果能够转变这种生死之间的冲突,就在一瞬间,灾难就能转化为福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端的作品,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对于命运和因果报应的思考。开篇“祸福由来互倚伏,还如影响相随逐”两句,描绘了一种宇宙万物相互依存、祸福相继的自然法则,暗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观点: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和循环之中,善恶得失也随之转变。

而“若能转此生杀机,返掌之间灾变福”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主命运的愿望。诗人期盼能够改变生命中的不良因素,通过内心的修为和智慧,在手掌之间,即在个人的力量范围内,将灾难转化为幸福。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品德与命运关系的理解,以及他们对于内省自悟、改善自身以迎接外界变化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祸福循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个人力量的肯定。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西湖绝句六首·其四

惜春曾向吴船宿,酒渴吴姬夜破橙。

蓦听郎君呼小字,转头含笑背银灯。

(0)

夏日即事

清簟疏帘静不哗,阴阴夏木罩窗纱。

酬书无价将钗抵,买竹留钱趁雨赊。

洗砚恍疑云在水,拈针权当笔生花。

粉墙隔断尘千尺,不使闲愁到我家。

(0)

沈翁归自给谏叠石为二山居之后卒而其子参议君颜其斋曰存石志不忘也王子为作歌

沈翁昔日补天炼五色,天漏纵横完不得。

且从河汉觅支机,肯向陵阳泣含璧。

一拳气夺二华青,双岭寒分洞庭碧。

似压郁林太守归,况负奇章相公癖。

翁今已矣石尚存,内史不忝翁家门。

尊者衣冠拜称丈,馀者罗列皆儿孙。

肃然乞我一诗去,欲披薜网穿云根。

呜呼漱何必孙荆齿,冷何必夏统肠。

渴何必王烈髓,饥何必鲍靓粮。

若翁有官不终日,男子立骨须坚强,嵜嵚磊砢俱无妨。

(0)

徐世绩

宗室杀欲尽,污秽蒸宸扆。

太宗托孤心,是谁乱唐纪。

智哉浴血儿,火烧不能死。

火烧儿不死,于以见天理。

(0)

同张子友尚书赋芭蕉

荣瘁根苗换岁年,绿云光照玉阑前。

双开掌扇平遮日,一卷新书直奏天。

自可题诗供醉笔,不堪听雨搅愁眠。

若教种满人间世,得鹿纷纷到梦边。

(0)

山庄即事二首·其二

策杖步松关,衔杯看远山。

青鞋陪月出,翠袖裹云还。

芳草斜阳外,落花流水间。

山林多乐意,无梦到尘寰。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