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端(cháo duān)的意思:指在朝廷中担任高位的官员。
多士(duō shì)的意思:指多才多艺的人,多方面有才能的人。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家书(jiā shū)的意思:指家庭成员之间通过书信来表达亲情、问候、关心等情感。
绛帐(jiàng zhàng)的意思:绛帐是指古代帝王所用的红色帐篷,用于象征权威和尊贵。
锦衣(jǐn yī)的意思:锦衣指的是华丽的衣服,也比喻高官厚禄的富贵生活。
冷官(lěng guān)的意思:指官职低微、无权无势的官员。
生日(shēng rì)的意思:比喻人的寿命长久,长寿如南山。
耆儒(qí rú)的意思:指年老有学问的儒者,也用来形容年纪大而有学问的人。
师生(shī shēng)的意思:指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杏坛(xìng tán)的意思:指古代文人在杏树下讲学或议论文艺之地。
在家(zài jiā)的意思:指人在家中,不外出或不出远门。
- 翻译
- 众多学者推崇温和的学问,年长的儒者辅佐清寒的官员。
虽然地位次于讲堂的尊贵,但也可比作身着华丽衣裳的官员。
在乡间,敬重的是父老们聚会的枌社,教师则受到杏坛的尊敬。
无论在家还是做官,三年就能决定朝廷的重要事务。
- 注释
- 多士:众多学者。
推:推崇。
温学:温和的学问。
耆儒:年长的儒者。
佐:辅佐。
冷官:清寒的官员。
绛帐:讲堂,古代学府中教授讲学的地方。
亚:次于。
锦衣:华丽的衣服。
父老:乡里的长辈。
枌社:古代乡间的聚会场所,象征社区。
杏坛:古代教育的象征,相传孔子讲学处有杏树。
宦考:做官的考核。
三岁:三年。
定朝端:决定朝廷的重要事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文儒雅的学者形象。"多士推温学,耆儒佐冷官"表明许多年轻有为之士子推崇温和的学问,而年长的儒生则辅佐清冷的官职。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知识分子的不同状态和角色。
"虽为绛帐亚,似可锦衣看"这句话中,“绛帐”指的是贵族或高官的住宅,而“锦衣”则象征着荣华富贵。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即使是在普通甚至简陋的环境中,也能看到学者们像穿着锦衣一样庄重和尊贵。
"父老时枌社,师生日杏坛"此处“枌社”可能指的是乡间的聚会地点,而“杏坛”则是古代用来举行仪式或考试的地方。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年长者在特定的时间集会,而师生们则每天都在特定的地方进行学习和考试。
"在家书宦考,三岁定朝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教育的重视。在家中就开始学习准备官职考试,即使是三岁的孩子也已经能够确定自己的未来方向。这不仅反映了古代重视教育和早期培养的观念,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年轻一代能够早早确立志向并为之努力的赞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学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重视教育和个人修养的社会环境。诗中的意境宁静而典雅,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于学问和儒雅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丁馀膰置酒招绰中德粲德懋逢年
我生无几求,毕愿老葭菼。
谁令事斗禄,饭粝羹不糁。
书生亦可怜,微物有先感。
朝来食指动,膰肉丰咀啖。
恭惟鲁司寇,道大长壈坎。
空馀祠千载,不救陈蔡惨。
永言百世师,愿学吾岂敢。
当饥不忘歌,既饱复何憾。
安能如王孙,长物贮颐颔。
急呼讲肆人,一醉舍铅椠。
相携桃李径,历乱蹴红毵。
言强三尺喙,气溢一身胆。
平生超然处,独嗜逾昌歜。
诗成持寄君,莫遗儿辈览。
满江红·其四
匹马驱驱,摇征辔、溪边谷畔。
望斜日西照,渐沈山半。
两两栖禽归去急,对人相并声相唤。
似笑我、独自向长途,离魂乱。中心事,多伤感。
人是宿,前村馆。想鸳衾今夜,共他谁暖。
惟有枕前相思泪,背灯弹了依前满。
怎忘得、香阁共伊时,嫌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