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山时闭阁,当午不闻钟。
缭绕香生雾,应藏听法龙。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谭家庵的游历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庵中清幽的环境与深邃的禅意。
首句“诸山时闭阁,当午不闻钟”描绘了庵内静谧的氛围,山间阁楼时而关闭,正午时分,连钟声都听不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
接着“此地足云水,往来多远踪”点明了庵所处环境的自然之美,云雾缭绕,水流潺潺,吸引着众多访客前来探寻。
“酌泉有妙理,隐几即孤峰”则进一步揭示了庵内的独特之处,泉水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坐在石几旁,仿佛就能与远处的山峰相接,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和谐统一。
最后,“缭绕香生雾,应藏听法龙”以香烟缭绕、雾气弥漫的景象,象征着庵内修行者的心境与佛法的深奥,仿佛能听到法龙的教诲,寓意着智慧与灵性的启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谭家庵独特的禅宗氛围,以及作者对自然与佛法深刻理解的表达。
玉宇琼楼,绿尊翠杓。不分伤春蹙眉萼。
花辞故枝忍烂漫,萍黏坠絮仍飘泊。
宝奁金,锦衾铁,总成错。昨夜梦沈情事各。
今夜梦回思量著。那惜行云楚台约。
当初莫愁愁似海,而今瘦沈腰如削。
四条弦,五纹绣,浑閒却。
傍沧浪桂树,素心写,小山篇。
笑楚制荷衣,吴讴簜节,萍泊何缘。飞仙。
素云拥处,要手?、南斗洒人閒。
不用流霞滟引,镜中留得朱颜。幽禅。一榻煮茶烟。
丝鬓几年前。惜冥冥此意,繁忧沈陆,孤梦攀天。
鸥边。后期守定,理双纶、同上五湖船。
莫话沧桑事影,湘心一碧潺然。
沧洲程别。
正冻涩酒怀,稀逢南雪,谯角宵长,客衫春瘦,金线绣床都绝。
倦拥蠹签叶乱,自听黎讴箫节。
恨两鬓,是清霜新点,繁枝羞折。南越。
梅讯渺,帐底暗香,愁与青镫结。
多事东风,天涯容易,轻送琯葭声噎。
甚时斗槎回泛,心剪柔波春阔。
寻梦去,怕离烟遮尽,沙边黄月。
赋招魂九辩,一尊酒,与谁同。
对零落栖迟,兴亡离合,此意何穷。匆匆。
百年世事,意功名、都在黑头公。
乔木萧萧故国,孤鸿澹澹长空。门前花柳又春风。
醉眼眩青红。问造物何心,村箫社鼓,奔走儿童。
天东。故人好在,莫生平、豪气减元龙。
梦到琅邪台上,依然湖海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