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河(chéng hé)的意思:城市中的河流,泛指城市的水系。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扶疏(fú shū)的意思:扶持和疏导,指帮助和引导他人,使其得到适当的发展和改善。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怀人(huái rén)的意思:怀念或思念某人。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年号(nián hào)的意思:年号是指帝王在位时所用的年号,用以标示历史时期。
藕花(ǒu huā)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言谈举止美好而出众。
山翠(shān cuì)的意思:形容山上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胜地(shèng dì)的意思:指美好的风景名胜地或适宜居住的地方。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 鉴赏
这首明代陈琏所作的《宿州》诗,描绘了诗人于六月造访宿州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首联“胜地欣从六月过,藕花无数满城河”,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时节,诗人对宿州这一美景之地心生欢喜,六月之季,城河两岸荷花盛开,一片繁茂景象。这里运用了“满”字,生动地描绘出荷花覆盖整个城河的盛况,营造了一种浓郁的夏日氛围。
颔联“扶疏亭下竹何在,会义庭前草已多”,转而描写亭台楼阁间的景致。扶疏亭下的竹林不见了踪影,会义庭前的草地却已长势茂盛。这一对比,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竹子的消失可能象征着历史的变迁或人事的更迭,而草的茂盛则映衬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颈联“建郡当年号南宿,怀人此日忆东坡”,将视角拉回历史,提到了宿州建郡的历史背景,并以“南宿”这一称谓,引出了对古代人物的怀念。这里的“怀人”与“忆东坡”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暗含了对自身情感的寄托,通过追忆古人来抒发自己的思绪。
尾联“明朝又过符离店,满眼云山翠似螺”,展望未来,诗人想象着次日经过符离店时的情景。满眼的云雾缭绕的山峦,如同螺壳般翠绿,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未来旅程的期待。这一句以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旅途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宿州自然风光的欣赏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