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山相赞》
《出山相赞》全文
宋 / 释月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正觉山中与么来,惭惺满面尘埃

未曾空却众生界,添得人间一祸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得人(dé rén)的意思:

◎ 得人 dérén
[choos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job] 用人得当

祸胎(huò tāi)的意思:指祸害的根源或祸害的源头。

空却(kōng què)的意思:指空无一物,空虚而没有内容。

满面(mǎn miàn)的意思:形容脸上充满了某种情感或表情。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曾空(zēng kōng)的意思:曾经存在的空间

正觉(zhèng jué)的意思:指正直、清醒的觉悟和认识。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鉴赏

这首诗《出山相赞》由宋代诗人释月涧所作,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出山修行者内心的反思与自省。

首句“正觉山中与么来”,描绘了修行者在山中修行的情景,暗示其内心追求正觉的过程。接着,“惭惺满面是尘埃”一句,形象地展现了修行者面对自身与外界的反省,认识到自己心灵上的尘垢和不足,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自责与觉醒。

“未曾空却众生界”则强调了修行者的慈悲心怀,即使在个人修行的过程中,也始终不忘关注和帮助众生,体现了佛法中的大乘精神——普渡众生。最后一句“添得人间一祸胎”则以一种反问的语气,提醒人们修行的最终目的不应只是自我解脱,更应致力于消除世间苦难,避免成为社会的祸害。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中与山下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传达了佛教中关于修行、觉悟与社会责任的重要理念。诗中蕴含的哲理,不仅对修行者具有启示意义,也对普通读者提供了思考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视角。

作者介绍

释月涧
朝代:宋

释月涧(一二三一~?),理宗绍定四年生。受经于黄龙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隶籍庆元府天童寺。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由饶州荐福寺首座入住信州鹅湖仁寿寺。继住栖贤妙果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入住饶州荐福寺,于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秋退出,同年十二月再入。未久或即谢世。为南岳下二十一世,西岩了慧禅师法嗣。有《月涧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其中《隐静空岩长老请赞》。 释月涧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晚过居庸

重门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

关吏不闻占紫气,行人或共说非熊。

湾环出水马蹄涩,回复穿云月露融。

燕市即今休感慨,汉家封事已从容。

(0)

喜杨凤里到摄山·其一

十年相守似兄弟,一别三年如隔世。

今日还从江上来,孤云野鹤在山寺。

(0)

咏史·其二

夷门画策却秦兵,公子夺符出魏城。

上客功成心遂死,千秋万岁有侯赢。

(0)

薙发·其四

大定非关隐,魂清自可人。

而今应度者,不是宰官身。

(0)

疏影

芳心一掬。进墨魂栩栩,微逗清馥。

密雨惊秋,凉意生毫,萧疏淡扫新绿。

灵根似悟风沙苦,早默许、知音空谷。

看碧街、万点红飘,谁似此香贞独。

为有幽人胜赏,几曾睡梦里,忘了高躅。

试听声声,伏枕吟余,但祝双飞双宿。

团圞并结来生愿,更休唱、琵琶哀曲。

问甚时,抛却歌衫,同把玉镵轻斸。

(0)

瑶花.璚花观焚毁殆尽,仅佛楼三层,亦将倾圮矣。怆然赋之

群芳信史,烈女琼妃,冠无双名字。

尘飞骑影,忍一死、报了东风情意。

花应姓许,是天上、云班仙子。

想夜深、玉骨珊珊,雪样衣裳飘起。

几番禅观飘零,说旧日繁华,清梦如水。

香魂去也,更莫问、人在迷楼醒未?

三层佛阁,奈劫火、而今重记。

比土花祠冷无人,一倍伤心词里。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