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与蒋梓舒明府再游鼎湖·其三》
《秋日与蒋梓舒明府再游鼎湖·其三》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东坡赤壁前后,我已三回上鼎湖

僧侣知非俗客,又劳盛馔伊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赤壁(chì bì)的意思:指战国时期楚汉之间的著名战役,也泛指智勇激烈的战斗。后来成为形容局势紧张、敌对双方势均力敌的战斗场面。

鼎湖(dǐng hú)的意思:指地位崇高、声望显赫。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僧侣(sēng lǚ)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僧人,也泛指修行者。

盛馔(shèng zhuàn)的意思:指盛装美食,形容饭菜丰盛。

俗客(sú kè)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普通人。

伊蒲(yī pú)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许南英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与友人蒋梓舒明府再次游览鼎湖的情景。通过“东坡赤壁游前后,我已三回上鼎湖”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他将自己与苏轼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东坡赤壁游历的向往,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多次造访鼎湖的经历。

接着,“僧侣曾知非俗客,又劳盛馔设伊蒲”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互动。这里的“非俗客”表明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自豪感,认为自己不同于一般的游客,而“又劳盛馔设伊蒲”则体现了僧侣对诗人的尊重与热情款待。通过这一细节,诗人不仅描绘了一幅和谐共处的画面,也流露出对佛教文化中礼遇宾客精神的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孙兆孺自楚来访

可是谈天驺衍才,长歌抑塞未堪哀。

雄风半自兰台至,明月新从大楚来。

笔下群灵开黯淡,尊前高浪斗喧豗。

华阳一遇千秋事,莫遣骊驹向客催。

(0)

送袁光禄邦表归葬太宜人合先大夫兆域

啼乌万里怆悲襟,薤露西风岁又阴。

九垄松楸儿泪尽,三朝纶綍主恩深。

延陵碑古镌成玉,石窌封存郁似林。

絮酒何人来下马,白茅应慰介休心。

(0)

明卿入贺携其二子至同敬美谦之出访报国寺

匹马趋朝自大梁,故人相见鬓苍苍。

金门入簉千鹓鹭,珠树来栖两凤凰。

五玉肃将虞后贽,三花欢上汉臣觞。

共知太室搜书异,咫尺看君奏建章。

(0)

送顾叔潜使辽阳便归无锡省觐

辽西使者下南徐,归舞斑衣慰倚闾。

画有虎头痴更甚,酒称光禄醉何如。

桐花夜月将雏曲,橘子秋风报客书。

第二泉甘君莫恋,故人相待蓟门车。

(0)

山居杂咏为顾玄言赋十八首·其四龙谷关

箭栝通一门,九龙出盘谷。

青牛何时来,日暮候樵牧。

(0)

题乾公画二首·其一

寒山半夜钟,寥寥雁声过。

不知秋已深,高僧白头坐。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