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与蒋梓舒明府再游鼎湖·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赤壁(chì bì)的意思:指战国时期楚汉之间的著名战役,也泛指智勇激烈的战斗。后来成为形容局势紧张、敌对双方势均力敌的战斗场面。
鼎湖(dǐng hú)的意思:指地位崇高、声望显赫。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僧侣(sēng lǚ)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僧人,也泛指修行者。
盛馔(shèng zhuàn)的意思:指盛装美食,形容饭菜丰盛。
俗客(sú kè)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普通人。
伊蒲(yī pú)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许南英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与友人蒋梓舒明府再次游览鼎湖的情景。通过“东坡赤壁游前后,我已三回上鼎湖”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他将自己与苏轼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东坡赤壁游历的向往,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多次造访鼎湖的经历。
接着,“僧侣曾知非俗客,又劳盛馔设伊蒲”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互动。这里的“非俗客”表明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自豪感,认为自己不同于一般的游客,而“又劳盛馔设伊蒲”则体现了僧侣对诗人的尊重与热情款待。通过这一细节,诗人不仅描绘了一幅和谐共处的画面,也流露出对佛教文化中礼遇宾客精神的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