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黔中刘从事》
《寄黔中刘从事》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崔嵬铜柱乱峰前,迢递乡书隔岁传。

醉卧桄榔明月底,不知人夜郎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桄榔(guāng láng)的意思:形容人言辞刻薄,毫不客气。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乡书(xiāng shū)的意思:指乡间的书籍,比喻知识浅薄或学问有限。

夜郎(yè láng)的意思:指不了解情况或不了解对方实力的人。

月底(yuè dǐ)的意思:指时间的最后一天或最后一段时间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不知人(bù zhī rén)的意思:不了解他人的真实面貌或不懂得辨别人的为人品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家乡、身处异域的文人形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崔嵬铜柱乱峰前”,以“崔嵬”形容铜柱的高大雄伟,置于“乱峰”之中,既展现了地理环境的险峻,也暗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偏远。铜柱作为地标,象征着某种权威或力量,而其被置于群峰之间,又凸显出个体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次句“迢递乡书隔岁传”,“迢递”形容距离遥远,“乡书”指家书或思乡之情,“隔岁”则表明时间的久远,诗人与家乡的联系被时间的长河所阻隔,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苦。

第三句“醉卧桄榔明月底”,“桄榔”是一种热带植物,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此处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似乎借酒浇愁,醉卧于桄榔树下,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放纵与逃避,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无力改变的感慨。

最后一句“不知人在夜郎天”,“夜郎天”可能是指诗人所在之地的偏远与神秘,也可能是一种比喻,暗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这句话以疑问的形式结束,既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不确定感,也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远离家乡、身处异域的文人形象,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我处境的反思。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和仲祥大风韵·其二

非雨非雷势可乘,柔枝弱叶力难胜。

疾于健将追奔马,豪似吟仙赋大鹏。

柱砥潜移黄蚁穴,山屏尽启白云縢。

直须少霁飞廉怒,水落圩田谷再登。

(0)

方万里史敬舆陈孝先龚圣予胡穆仲相继沦没令人感怆

诸老俱尘土,令予双泪流。

几年能再见,一气故应休。

江左衣冠尽,人间翰墨留。

空山茅屋底,野史属谁修。

(0)

八月二十三日三溪书房赏桂二花

二花香更烈,不与一花同。

曾记和云折,惟愁著雨空。

旧游明月窟,古意小山丛。

十日中秋过,浑疑秋未中。

(0)

猿图

天竺寒泉夜月明,洞深曾听两三声。

秋风木叶图中见,比似前回太瘦生。

(0)

言怀·其六

此地曾经李白游,湖山消得好诗留。

两桥十里东西市,只欠春风一酒楼。

(0)

屺瞻道中·其一

蓐食需明出远村,笋舆咿轧睡昏昏。

禾麻丰岁云连亩,风露高秋水落痕。

清晓跨鞍儿从父,当年戏綵母怜孙。

白头老病松楸隔,一望云飞一断魂。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