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都氏节义堂》
《都氏节义堂》全文
明 / 张琦(君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二字双悬节义名,人间此处指都卿。

鸳鸯早别镜中影,母子相依兵后情。

令女肺肝尚尔公孙气骨久如生。

年年一点天心在,风雨阶前开决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肺肝(fèi gān)的意思:形容内心非常忧虑,痛苦不堪。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公孙(gōng sūn)的意思:指人的名字,也可指代某个姓氏。

节义(jié yì)的意思:指守节守义,坚守正道,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情。

决明(jué míng)的意思:明确而坚决,毫不含糊。

母子(mǔ zǐ)的意思:指母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也用来形容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气骨(qì gǔ)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气概和骨气,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坚强,有骨气。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尚尔(shàng ěr)的意思:尚美德,崇尚高尚的品质。

天心(tiān xī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淳朴善良,充满正义和仁爱之心。

相依(xiāng yī)的意思:相互依赖,互相关联

悬节(xuán jié)的意思:形容事情的结果悬而未决,不确定。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都氏节义堂》是明代诗人张琦(君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都氏家族的节义精神与深厚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深刻关系以及时间的流转。

首联“二字双悬节义名,人间此处指都卿”,开篇即点明主题,以“节义”二字概括了都氏家族的高尚品质,并指出这是人间值得推崇的典范。这里的“都卿”既是对都氏家族的尊称,也暗含着对家族成员个人品德的高度赞扬。

颔联“鸳鸯早别镜中影,母子相依兵后情”,通过“鸳鸯”与“镜中影”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夫妻间的深情厚谊,即使分离,彼此的心灵依旧紧密相连。而后半句“母子相依兵后情”则转向家庭内部,描绘了战乱之后,母子之间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的情景,体现了亲情的力量与坚韧。

颈联“令女肺肝今尚尔,公孙气骨久如生”,进一步深化了家族精神的传承。这里“令女”指的是家族中的年轻女性,“肺肝”象征着忠诚与真心;“公孙”则是对后代的称呼,“气骨”代表了家族的精神风貌。这两句强调了家族精神的延续与发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族成员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格与不屈的意志。

尾联“年年一点天心在,风雨阶前开决明”收束全诗,寓意深远。以“天心”象征公正与永恒的价值观,表明尽管外界环境变化莫测,但都氏家族坚守的道德准则与精神追求如同“决明”一般,在风雨中依然明亮,照亮前行的道路。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都氏家族精神的赞美,也寄托了对未来世代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

整体而言,《都氏节义堂》通过对都氏家族节义精神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忠诚、孝道、坚韧不拔等美德的重视与颂扬,同时也蕴含了对家族传承与精神延续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张琦(君玉)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游三茅华阳诸洞·其三

书满琅函秘不开,云窗雾阁锁青苔。

门前白鹿将麑过,定是避秦人引来。

(0)

行界牌源道次小憩民舍

小谷疏林受数家,年芳犹有刺桐花。

白云不为青山地,截断前峰两髻丫。

(0)

结羊肠词

正月十六好风光,京师女儿结羊肠。

焚香再拜礼神毕,剪纸九道尺许长。

撚成对绾双双结,心有所祈口难说。

为轮为镫恒苦多,忽作羊肠心自别。

邻家女儿闻总至,未辨吉凶忧且畏。

须臾结罢起送神,满座欢欣杂憔悴。

但愿年年逢此日,儿结羊肠神降吉。

(0)

赠陈提举

便令回首绾青银,已负南宫第一人。

文武既兴殷士贡,申辕犹比汉儒真。

离鸿苦事风霜急,伏骥深心道路亲。

若遇清溪寻旧隐,洗觞犹及艾陵春。

(0)

次韵景远学士立春日二首·其二

人事重名实,趋向尽百端。

丈夫负雄气,动欲追古贤。

于意少不惬,自放江海边。

登高望八极,云气生我前。

万事何足问,所须惟酒钱。

(0)

古桧

根到深泉石作身,疏疏香叶不知春。

海波不动天风远,千岁寒蛟作老人。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