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如沙照月,散似面从风。
舞集仙台上,歌流帝乐中。
百神(bǎi shén)的意思:形容精神饱满,充满活力。
报功(bào gōng)的意思:指报告自己的功绩或功劳,以获得表扬或奖励。
呈瑞(chéng ruì)的意思:呈现吉祥的征兆或好运。
触石(chù shí)的意思:触摸石头,比喻寻找事物的根本或真相。
从风(cóng fēng)的意思:指人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封峦(fēng luán)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入云,形容山势雄伟壮观。
感应(gǎn yìng)的意思:感应指的是一种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此词可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相互影响或相互作用。
灵感(líng gǎn)的意思:指创作、思考等活动中突发的灵光、启示。
面从(miàn cóng)的意思:面对、从属
期日(qī rì)的意思:指定的日期或期限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圣德(shèng dé)的意思: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道德标准。
石云(shí yún)的意思:形容山石峰峦起伏,如云霞一般壮丽。
仙台(xiān tái)的意思:指高大、雄伟的台地或高台。
行宫(xíng gōng)的意思:行宫指的是皇帝或高官的行宫。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应时(yìng shí)的意思:根据时机做出适当的反应,做事情得当。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喜雪应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辽阔,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对皇帝圣德的颂扬。
“圣德与天同”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皇上的德行如同天道一般高远无比。这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法,用来表达对君主的尊崇之情。
接下来的“封峦欲报功,诏书期日下”,则描绘了一种祥瑞降临的情景。皇上的圣旨(诏书)如同天赐之恩,在特定的吉日降临,这是古代常见的吉兆之一,也表明了皇权的神圣不可违抗。
“灵感应时通”则进一步强化了上述观点,意味着皇上的旨意不仅及时,而且具有超自然的灵性,能够与天地沟通。
紧接着,“触石云呈瑞,含花雪告丰”的描写,更是将这份祥瑞具体形象化。触动石头而生云,云中显现吉兆;花瓣状的雪花预示着年岁的丰收,这都是古代常见的瑞征。
“积如沙照月,散似面从风”则是对上述祥瑞景象的进一步描绘。积累如同细沙的瑞物在月光下闪耀,散布如同轻纱的祥瑞随着风飘逸,这些都是诗人丰富想象力的产物。
“舞集仙台上,歌流帝乐中”则是对皇宫内外欢庆氛围的一种描绘。仙台在这里指代皇宫,而舞蹈和歌谣则代表着一种喜悦的庆典气氛,帝乐更是皇家的象征。
“遥知百神喜,洒路待行宫”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场祥瑞降临所引发的一系列庆祝活动的期待。百神之喜暗示了天地万物都在共享这一喜悦,而洒扫道路、准备皇上的行宫则是实际行动的展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祥瑞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圣德的赞颂之情,以及对祥瑞降临这一吉兆所引发的喜悦与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