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隈爆竹响,屋角岁灯烁。
望门投空刺,东里复西闬。
辨色(biàn sè)的意思:辨别颜色。
楚冠(chǔ guān)的意思:楚国的冠冕,比喻在某一领域中最有声望、最有才能的人。
楚楚(chǔ chǔ)的意思:形容姿态、神态美好动人。
大祝(dà zhù)的意思:大祝指的是盛大的祝贺或庆祝活动。
东里(dōng lǐ)的意思:指东方的地方或地点。
蹲蹲(cún cú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长时间地坐着或站着不动。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进盥(jìn guàn)的意思:指进入浴室洗澡。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老大(lǎo dà)的意思:指某个团体或群体中的最高领导者,也可以指家庭中的长子。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楼鼓(lóu gǔ)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中的鼓声,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罗衣(luó yī)的意思:指人们穿着华丽、光鲜的衣服。
墙隈(qiáng wēi)的意思:指墙角或墙边的角落。
谯楼(qiáo lóu)的意思:指官方建筑物,也用来形容高大的楼阁。
衢巷(qú xiàng)的意思:繁华热闹的街巷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试新(shì xīn)的意思:尝试新的事物或方法
跳丸(tiào wán)的意思:
(1).古代百戏之一。表演者两手快速地连续抛接若干圆球。《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潁川 邯郸淳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曹植 ﹞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説数千言讫。”《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 辅国 以功迁兵部尚书。南省视事,使武士戎装夹道,陈跳丸舞剑,百骑前驱。” 宋 苏轼 《紫宸殿正旦教坊词·小儿致语》:“击石摐金,奏钧天之广乐;跳丸舞索,戏平乐之都场。”
(2).比喻日月运行。谓时间过得很快。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标题》:“日月跳丸,黄花绽了,几番重九,英雄袖手。” 张昭汉 《甲寅春西湖小麦岭》诗:“萍絮幻沧桑,日月惊跳丸。”
闻鸡(wén jī)的意思:指早上听到鸡叫声,表示努力向上,不贪睡懒散。
榆火(yú huǒ)的意思:指虚有其表,没有实际作用或价值。
月双(yuè shuāng)的意思:指月亮出现两个,形容景象奇特或不寻常。
中厨(zhōng chú)的意思:指中饭厨房,比喻家庭生活安定、和睦。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元旦时的热闹景象和人们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多个角度展现了节日的氛围。
首先,诗的开头“闻鸡未觉晓,辨色始知旦”描绘了清晨鸡鸣时分,天还未亮的情景,通过“闻鸡”与“辨色”来感知时间的变化,体现了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
接着,“谯楼鼓一声,惊起晨鸦散”描述了随着谯楼报时的鼓声响起,沉睡的乌鸦被惊飞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新一天的开始。
“墙隈爆竹响,屋角岁灯烁”则通过爆竹的响声和岁灯的闪烁,渲染了节日的热烈气氛,爆竹声声,岁灯熠熠,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氛围。
“门前已戒御,中厨方进盥”写出了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都做好了迎接新年的准备,无论是门口的装饰还是厨房的忙碌,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罗衣御旧尘,榆火试新爨”描绘了人们换上新衣,用榆木点燃新灶的情景,象征着辞旧迎新的寓意。
“望门投空刺,东里复西闬”通过“望门投空刺”的细节,展现了人们在新年中走亲访友,互相祝福的场景。
“蹲蹲衢巷窄,楚楚冠裳焕”描绘了街道狭窄,但人们穿着华丽,显得庄重而光彩照人,体现了节日中人们的盛装出行。
“儿童庆岁添,老大祝违算”写出了孩子们欢庆新岁的到来,而老人们则为新的一年祈福,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
最后,“日月双跳丸,暗把流光弹”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时光如白驹过隙,要珍惜每一刻,寓意着新年是新的开始,希望人们能够把握时间,珍惜生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明朝元旦时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燕云半载隔鸿鱼,疴痒关情一纸书。
风义独高穷阮籍,文词喜见病相如。
何堪世态论翻覆,且附春风问起居。
闻道恤刑仁者事,求生有得意常舒。
登岱不观日,徘徊兴未已。
道人为我言,此景亦恒尔。
海客住瀛洲,仙境狎樵子。
适然与天游,安得名其指。
君是神仙才,高趿双凫履。
华绂领名山,八载游难纪。
如何日观峰,朝朝独延跂。
今日即昨日,入渊仍出水。
昨日隔今日,此景非耶是?
出门仰中霄,晶光悬尺咫。
还览日出图,滋我扣盘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