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雨初霁,轻风到野袍。
日迎山气尽,天入鹳群高。
出涧喜新涨,携僧同小舠。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雨晴》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晨的清新景象。首句“晓起雨初霁”点明了时间是早晨,雨后的天空刚刚放晴,透露出一种宁静和洗涤后的清新。接着,“轻风到野袍”写出了微风轻轻吹过,带走了雨后的湿润,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轻盈与自由。
“日迎山气尽,天入鹳群高”两句,通过阳光照耀山峦,鹳鸟翱翔天际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辽阔,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愉悦的心情。诗人观察到涧水因雨后上涨而欢喜,这“出涧喜新涨”不仅描绘了水势的变化,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喜悦。
最后两句“欲留还自去,诗意动林皋”,诗人表达了对这美好景色的留恋,却又不得不离去的矛盾心情。这种情感在自然景色中找到了共鸣,使得“诗意动林皋”,即连周围的树林都似乎被诗人的诗意所感染,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色,通过诗人的情感流露,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