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霰侵毡幕,如冰晃铁衣。
塞垣深莫辨,边云冷不飞。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塞垣(sāi yuán)的意思:指边塞的城垣,比喻国家边疆的防线或边境线。
雪正(xuě zhèng)的意思:雪正是指雪花飘落时,正好垂直落下的样子。比喻言行端正,正直无私。
月尽(yuè jìn)的意思:指月亮快要落下或消失的时候。
毡幕(zhān mù)的意思:指用毡子做成的帷幕,比喻隔绝外界。
征戍(zhēng shù)的意思:指征兵入伍,出征边疆。
这首《雨雪曲》描绘了边疆九月雨雪交加的凄冷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的艰苦与战士们的孤独。
首句“边城九月尽,雨雪正霏霏”,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九月的边城,雨雪纷飞,渲染出一片肃杀之气。接着,“兼霰侵毡幕,如冰晃铁衣”,进一步描绘了雨雪中的边塞生活,霰粒穿透毡幕,冰晶在铁衣上闪烁,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严酷与战士们生活的艰难。随后,“塞垣深莫辨,边云冷不飞”,写出了边塞的辽阔与寒冷,云层因寒冷而凝滞不动,难以分辨远处的边界,营造出一种孤寂与遥远的感觉。最后,“鬓毛分可拟,征戍几时归”,表达了对战事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鬓发稀疏,何时才能结束征战,回归家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奈。
整体而言,《雨雪曲》以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战士们的坚韧,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佳作。
孤榻悬秋夜,端居尘事屏。
帘风度凉气,窗月散晴景。
感兹时物变,悠然发深省。
兰膏诵遗编,妙悟入玄境。
千圣传心法,所贵在主静。
俯仰宇宙间,此生何多幸。
玩物徒丧志,无乃劳驰骋。
故人多意气,同心重交儆。
凿壁分馀光,疏灯照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