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邹光大》
《送邹光大》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分手金台下,东南故乡

春随三月尽,水入五湖长。

爱石焚香拜,评泉挟茗尝。

风光不了一一奚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了(bù liǎo)的意思:表示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或无法解决问题。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分手(fēn shǒu)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结束或解散。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金台(jīn tái)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台下(tái xià)的意思:指在表演或演讲时,观众所在的位置。也泛指观众、听众。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奚囊(xī n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智、见识等非常狭窄。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月尽(yuè jìn)的意思:指月亮快要落下或消失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送邹光大》。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分手金台下”,以“金台”象征高官显贵之位,暗示友人即将离别,前往仕途。接着“东南望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担忧。

“春随三月尽”,点明季节变换,春天即将过去,寓意着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水入五湖长”,以“五湖”象征广阔天地,表达对友人未来前程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友情的深厚,如同江河般长流不息。

“爱石焚香拜”,描述了友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敬畏,通过焚香拜石,寄托了对自然界的崇敬之情。“评泉挟茗尝”,则展现了友人对茶道的热爱与追求,通过品茗评泉,体现了生活的雅致与情趣。

最后,“风光看不了,一一付奚囊”,意味着美好的景色与情感难以尽数,只能将它们珍藏于心中或以文字记录下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友情、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寄台教王吉甫

直溪之水清且洌,可以沃我老枯渴。

直溪之风空且阔,可以舒我穷郁结。

自闻西来飞霞佩,使我南望片云隔。

苦无筋力抗尘埃,徒有心事交冰雪。

长庚分光到寂寞,好风流閒无时节。

瘿木岂是罍洗材,歜菹不登鼎俎列。

见何所见斯未信,取非所取毋乃亵。

俗眼滔滔鄂州花,古道卓卓元城铁。

自昔瓮城地最灵,而况金坛人更杰。

漫塘词源有流传,实斋理学素磨切。

忽乘朝阳下赤城,坐觉文星灿东浙。

龟手之药或以封,皋皮之座啸自彻。

糠秕在前吾不妨吾后,瓦注者巧吾但安吾拙。

教铎重新雷霆鸣,儒流勇赴江河决。

弦诵洋洋正声合,芹藻楚楚生香发。

北斗泰山收宝望,东观蓬莱是途辙。

何时镫前相对一杯酒,未见颜色惟看山中秋夜月。

(0)

段县尉以兄约斋二诗求和因次韵

兄弟谁无仕宦情,约斋好处最分明。

自缘友□勤相逊,可是诗怀要独清。

道义终身为日用,功名外物等云轻。

闭门见说都无事,教子诗书是治生。

(0)

城归憩吴竹修家一诗写怀

去时桃未蕊,归见石榴花。

白首镫前酒,青山梦里家。

鹃声心路梗,蚊毒面皮麻。

劳苦书生事,堪嗟老未涯。

(0)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其二

一雨西来满寺凉,盈盈不语立方塘。

远公白社所修种,净土青胎无点妆。

要向花光见菩萨,肯从色界问莲香。

回头玉手双杯处,多少风流堕醉乡。

(0)

四月三日与家人小酌转官毬花因成八句略为花吐气也

红芳销歇后,天质最分明。

剪衬青云薄,团成白雪轻。

官途荣进取,时样妄推评。

本色相看处,幽窗不世情。

(0)

与延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其一

坐断青莲七宝池,又携铁锡踏嵚崎。

一千丈雪与心照,二十里云随步飞。

崖壁遍留吟墨迹,樵刍争看袒红衣。

山林湖海本无二,处处风光属指挥。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