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舍十八所,道场皆矩罗。
《宿罗汉三绝·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宿罗汉三绝》之一,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对罗汉寺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梵舍十八所,道场皆矩罗。” 开篇即以“梵舍”点明地点,暗示出庄严的佛教氛围。“十八所”和“道场”则强调了寺庙的规模与修行的场所。“皆矩罗”则以整齐划一的布局,展现了寺庙的秩序与和谐。
“兹独号罗汉,想应无漏多。” 这两句则转向对罗汉的描述与赞美。罗汉作为佛教中的高僧,象征着修行的极致与智慧的圆满。“兹独号”强调了罗汉的地位与独特性,“想应无漏多”则是对其修行成果的高度肯定,意味着罗汉已经超越了生死轮回的束缚,达到了无漏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汉寺及其住持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精神的崇敬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修行与解脱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展现了王十朋在诗歌创作上的独到之处。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裴侍御
故乡隔西日,水去连长天。
前路知几许,但指天南边。
怆恨极浦外,隐映青山连。
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
遥羡绣衣客,囧然马首先。
得餐武昌鱼,不顾浔阳田。
屈指数别日,忽乎成两年。
百花已满眼,春草渐碧鲜。
岂是离居时,奈何于役牵。
洞庭有深涉,曷日期归旋。
且作异乡料,讵知携手缘。
离忧未易销,莫道樽酒贤。
登后湖伤春怀京师故旧
昨日看摇落,惊秋方怨咨。
几经开口笑,复及看花时。
世事空名束,生涯素发知。
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晚夏登张仪楼呈院中诸公
重楼窗户开,四望敛烟埃。
远岫林端出,清波城下回。
乍疑蝉韵促,稍觉雪风来。
并起乡关思,销忧在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