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磨赞二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法令(fǎ lìng)的意思:法令是指国家或政府颁布的法律和命令。
皇法(huáng fǎ)的意思:指君主专制的法律制度,即以皇帝的意志为准则的法律体系。
芦苇(lú wěi)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能屈能伸,不畏艰难困苦。
岂徒(qǐ tú)的意思:不仅仅是
私通(sī tōng)的意思:指违背正常道德准则,与他人进行秘密交往或通奸。
徒劳(tú láo)的意思:白费力气,没有效果或成果。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熊耳(xióng ěr)的意思:形容耳朵大而直立,像熊耳朵一样。
滞货(zhì huò)的意思:指积压滞销的货物。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达磨赞二首·其二》,作者为宋代僧人释普度。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对梁皇时期政策的反思,认为尽管法令严明,但商品流通中的滞货现象依然存在,导致私相交易的价格反而上涨。诗人通过“芦苇萧萧”和“熊耳月”的自然景象,寓言市场波动如同大地上的波涛,暗示了社会经济的动荡不安。整体上,此诗揭示了历史背景下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政策调控的局限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