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诏(cǎo zhào)的意思:指临时写成的诏书或命令。
端要(duān yào)的意思:指事物的要点、核心或重要部分。
韩杜(hán dù)的意思:指韩愈和杜牧,用来形容两个人在文学上的交往或互相推崇。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无遗(wú yí)的意思:没有遗漏,没有遗忘
须得(xū de)的意思:必须,务必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遗恨(yí hèn)的意思:指因为遗憾而产生的怨恨、不满或愤怒之情。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 注释
- 草诏:起草诏书。
陆贽:唐朝宰相,以才学著称。
玉堂:古代官署名,常指翰林院。
真学士:真正有学问的官员。
儋州:地名,在今海南省。
秃鬓翁:形容头发花白的老者。
- 翻译
- 韩愈、杜甫的才华没有遗憾留存,起草诏书的工作由陆贽倾尽全力完成。
朝廷需要真正的学识渊博之人,必须像儋州那位白发苍苍的老翁一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中的第七首,以两位唐代文臣韩愈和杜甫以及唐朝宰相陆贽为例,赞扬了他们卓越的才华和学问。"文章韩杜无遗恨",表达了对韩愈和杜甫文章造诣的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在文学上没有留下遗憾。"草诏陆贽倾诸公",则赞美陆贽起草诏书的能力,能影响群臣,显示出他的智慧和影响力。
"玉堂端要真学士",这里的"玉堂"常指朝廷或翰林院,"真学士"是对饱学之士的尊称,诗人强调这样的职位需要真正的博学之才。"须得儋州秃鬓翁","儋州"是地名,而"秃鬓翁"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历经沧桑、满头白发的老者,暗示了诗人认为只有像陆贽那样有丰富经验和智慧的老者,才能胜任这样的重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杰出文臣的敬仰,同时也寄寓了对朝廷选才的期待,希望选拔真正有学识的人才来担当重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代闺人答轻薄少年
妾本燕赵姿,委身事君子。
忆昔深闺私语时,指天誓日同生死。
一朝执戟赴长安,彼此恩情隔万山。
经年去住无消息,何处留连不肯还。
闻君日日耽游冶,蹴鞠斗鸡兼走马。
醉里常抛金弹丸,狂来碎却珊瑚把。
自矜豪俊又繁华,百万黄金散狭邪。
昨宵赵女颜如玉,今日燕姬色似花。
如花似玉争歌舞,欢娱岂识凄凉苦。
楼上朝朝望白云,枕边夜夜啼红雨。
流年青鬓叹蹉跎,冷落深闺可奈何。
捲帘忽听莺声老,又是春光一度过。
归禾川酬诸同志歌
六载之前禾川去,六载之后禾川归。
记得扁舟江上来,士民相聚牵征衣。
长沙一去何时返,相顾不禁泪自挥。
赠之骊歌饮我酒,如斯高谊古今稀。
恭际圣时得归期,故人道旁迎嬉嬉。
笑我不殊麋鹿性,依然还怡丘壑姿。
去时正值桃花放,归来亦在初春时。
重指桃花固堪喜,忆昔艰危益可悲。
拟共山中结岁盟,只因新命自丹墀。
箧中短剑难分赠,聊写长歌慰相知。
借问何以慰相知,重此江门千古身。
重此堂堂千古人,廊庙江湖俱有事,神交切莫负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