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五十三》
《诗并序·其五十三》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观影元非有,观身亦是空。

如采水底月,似捉树吹风

揽之不可见,寻之不可穷。

众生随业转,恰似梦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吹风(chuī fēng)的意思:传播消息或传闻

观身(guān shēn)的意思:自我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恰似(qià sì)的意思:恰好像,正如同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观照与空性的深刻主题。首先,“观影元非有,观身亦是空”,这两句诗揭示了观照的本质并非实体存在,而是虚幻无常的。观照的对象——无论是外在的世界还是内在的自我——都如同镜中之影,看似实有,实则虚无。

接着,“如采水底月,似捉树吹风”,诗人进一步以“水底月”和“树吹风”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追求或把握这些虚幻事物的徒劳无功。正如人们试图捕捉水中倒映的月亮或是树梢间的微风,最终却一无所获,这象征着对永恒不变真理的追寻往往也是徒劳的。

“揽之不可见,寻之不可穷”,这两句诗强调了这种追求的不可能性。无论人们如何努力去触及或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它们总是超脱于人类的认知之外,既不可见也无穷尽。

最后,“众生随业转,恰似寐梦中”,诗人将众生的行为和存在状态比作梦境,暗示了人们的生活和意识状态都是由过去的业力所塑造的,仿佛在梦中漂浮不定,无法自主地脱离其影响。这一比喻深刻地揭示了佛教中关于因果律和轮回观念的核心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比喻,探讨了观照、空性、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众生在因果律支配下的生活状态,展现了王梵志作为一位具有深厚哲学思考的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讨源书屋秋晓·其三

从来秋色令人静,况复山斋清且閒。

目穷宇外随云去,心在林间共鸟还。

(0)

生秋诗用元微之生春诗韵·其十二

何处生秋早,秋生池榭中。

窗虚银汉月,波静白蘋风。

成赋思何瑾,开尊忆孔融。

犹怜阶砌畔,石竹已分丛。

(0)

戏题蛙

群然倡和独何情,阁阁溪边太闹生。

不是穿池育尔辈,存身无术岂能鸣。

(0)

承光殿三首·其三

遗迹金元一慨然,踞盘形胜揽全燕。

空澄何似瀛池水,玉蝀秋风五百年。

(0)

题慎郡王黄山三十六峰图·其一浮邱

洞天三十六,黄山峰占足。

第一数浮邱,芙蓉四时绿。

(0)

西海泛舟至万寿寺·其二

谁论禅宗北与南,扁舟乘兴访精蓝。

菰蒲烟里鸥波阔,举似阇黎正好参。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