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林石屏》
《寒林石屏》全文
唐 / 无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草堂无物伴身闲,惟有屏风枕簟间。

本向他山求得石,却于石上看他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nlínshípíng
táng / mēn

cǎotángbànshēnxiánwéiyǒupíngfēngzhěndiànjiān

běnxiàngshānqiúshíquèshíshàngkànsh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屏风(píng fēng)的意思:比喻挡住或隔绝外界事物的东西。

他山(tā shān)的意思:指别人的经验和见解,可以作为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无物(wú wù)的意思:没有任何东西或物质存在

枕簟(zhěn diàn)的意思:枕头和席子,指睡觉时的床上用品。也用来形容舒适的睡眠环境。

注释
草堂:指简陋的居所,常指文人隐士的住所。
无物:没有东西。
伴身闲:陪伴我度过闲暇时间。
屏风:室内挡风或隔断视线的装饰性家具。
枕簟:枕,枕头;簟,竹席,这里指卧具。
本向:本来,原来。
他山:别的山。
求得石:寻找并得到石头,可能指观赏石或有特殊意义的石头。
看:眺望,观看。
翻译
草屋内无一物陪我度过空闲时光,只有屏风和竹席相伴。
原本从别处山中寻得这块石头,却在石上又眺望起那些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名利、自在悠然的情境。"草堂无物伴身闲,惟有屏风枕簟间"表明诗人居住的地方简单且无多余之物,只有一幅屏风和一些用来枕头的簟(一种竹制品)陪伴着他的清贫生活。然而,这种简朴并非单调乏味,反而显得格外自在。

"本向他山求得石,却于石上看他山"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的一种哲理。他曾经为了寻找美石而远涉他山,但最终发现最美的风景却在石头上反射出来。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一种生命态度的写照,暗示了诗人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刻领悟和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简约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作者介绍

无闷
朝代:唐

无闷,五代十国时南方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不详,大约公元930年前后在世。能诗,有名于时。《全唐诗》载其诗二首,皆为七言绝句。
猜你喜欢

过王判官西津所居

胜迹不在远,爱君池馆幽。

素怀岩中诺,宛得尘外游。

何必到清溪,忽来见沧洲。

潜移岷山石,暗引巴江流。

树密昼先夜,竹深夏已秋。

沙鸟上笔床,溪花彗帘钩。

夫子贱簪冕,注心向林丘。

落日出公堂,垂纶乘钓舟。

赋诗忆楚老,载酒随江鸥。

翛然一傲吏,独在西津头。

(0)

送滕亢擢第归苏州拜亲

送尔姑苏客,沧波秋正凉。

橘怀三个去,桂折一枝将。

湖上山当舍,天边水是乡。

江村人事少,时作捕鱼郎。

(0)

高侍御话及皮博士池中白莲因成一章寄博士兼奉呈

白玉花开绿锦池,风流御史报人知。

看来应是云中堕,偷去须从月下移。

已被乱蝉催晼晚,更禁凉雨动䙰褷。

习家秋色堪图画,只欠山公倒接䍦。

(0)

和寄座主尚书

偶逢戎旅战争日,岂是明时放逐臣。

不用裁诗苦惆怅,风雷看起卧龙身。

(0)

酬普选二上人期相会见寄

本意宿东林,因听子贱琴。

遥知大小朗,已断去来心。

夜静溪声近,庭寒月色深。

宁知尘外意,定后便成吟。

(0)

日日曲

日日日东上,日日日西没。

任是神仙容,也须成朽骨。

浮云灭复生,芳草死还出。

不知千古万古人,葬向青山为底物。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