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日句容风雨》
《至日句容风雨》全文
明 / 王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一阳初动生意微,悽风苦雨何雰霏。

不须缇室葭管,已验时丰与岁饥。

剥复阴阳短景乘除天地深机

时平酒贱且勤买,醉后省知人是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剥复(bō fù)的意思:剥去外表,还原本来的样子。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乘除(chéng chú)的意思:乘法和除法,指数学中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短景(duǎn jǐng)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但时间短暂。

后省(hòu shěng)的意思:事后反省,事后检查。

苦雨(kǔ yǔ)的意思:指不幸的事情或痛苦的经历。

深机(shēn jī)的意思:指深奥的机巧、巧妙的计策。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时平(shí píng)的意思:平时、平凡的时候。

时丰(shí fēng)的意思:指时光充足,物产丰富的年景。

缇室(tí shì)的意思:指官员的住所或官邸。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葭管(jiā guǎn)的意思:指竹管或芦管,比喻言辞轻浮、不严肃。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风雨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更替与人生的哲理。首联“一阳初动生意微,凄风苦雨何纷霏”以“一阳初动”点出冬至时节,万物生机虽微,但寒风冷雨却显得格外凛冽,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颔联“不须缇室试葭管,已验时丰与岁饥”则运用了古代预测节气的方法,暗示自然现象预示着一年的丰歉,巧妙地将自然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颈联“剥复阴阳催短景,乘除天地见深机”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剥复”(指自然界中的一次性与反复性)和“乘除”(指事物发展的增减变化),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即事物的发展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既有短暂的衰退也有周期性的复苏。

尾联“时平酒贱且勤买,醉后省知人是非”则以个人的生活态度收束全诗,表达了在和平时期,人们可以享受生活的乐趣,不必过于在意世俗的是非。通过饮酒自娱,暂时忘却尘世烦恼,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解脱。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王缜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猜你喜欢

乙未渡淮点军登寿春南楼

曾向春秋识此州,西风吹袂过淮头。

人还故老衣冠喜,我为中原草木愁。

屹若长城今重镇,弃如敝屣昔轻谋。

功名不是吾曹事,且对空山徙倚楼。

(0)

重庆阃治十咏·其九横舟

不早浮槎去,焉能罔水行。

叩舷谁共语,载不尽高情。

(0)

重庆阃治十咏·其六龙虎屏

不逐风云去,盍求山泽安。

祗怜当笔者,空作画屏看。

(0)

句·其三

雷风有约春虬起,霜露无情紫蕙枯。

(0)

九日登屏山

有约携壶九日游,扶筇选胜豁双眸。

天空晴送群峰翠,野旷寒生落木愁。

浊酒故饶狂士态,黄花羞插老人头。

凭高不管风吹帽,坐破屏山一色秋。

(0)

送舒殿丞

读碑经岘首,贳酒过宜城。

莫问依刘事,休伤吊屈情。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