磔肉饲饥猫,分髯杂霜兔。
穿墉何卑微,托此得佳誉。
卑微(bēi wēi)的意思:指地位低下、微不足道或谦逊恭敬。
插架(chā jià)的意思:指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插手干涉他人的事情,常常带有贬义。
陈红(chén hóng)的意思:指长时间未变动、未更新的事物或观念。
狡穴(jiǎo xué)的意思:指狡猾的人藏身的地方或手段。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落纸(luò zhǐ)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写得字迹清晰整齐。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霜兔(shuāng tù)的意思:指秋天将尽,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
廷尉(tíng wèi)的意思:指官员或法官在庭堂上审理案件,根据法律判决罪犯。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物理(wù lǐ)的意思: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首诗名为《鼠须笔》,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之手。这是一首借物抒情的七言绝句,通过描绘鼠类动物的生活场景,来表达作者对人世间某些现象的感慨和批判。
“太仓失陈红,狡穴得馀腐。” 这两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老鼠在粮仓中偷盗食物的情形,通过“失陈红”、“狡穴得馀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那些不劳而获、占据公共资源的行为表示出的一种讥讽之情。
“既兴丞相叹, 又发廷尉怒。” 这两句表明了老鼠的作为引起了不同人物的情绪反响。丞相叹息,可能是在感慨世事无常,而廷尉发怒,则是对违法行为的愤懑。这两种情感的出现,显示出社会对于此类现象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磔肉饲饥猫,分髯杂霜兔。” 这里通过老鼠与其他动物之间的互动,表现了一个生存竞争激烈的世界。诗人可能在借此反映当时社会上弱肉强食、资源紧张的情况。
“插架刀槊健,落纸龙蛇骛。”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书房内的景象,其中老鼠甚至敢于攀爬书案,扰乱文人治学之地。这既展现了老鼠的狡猾,也隐喻着世间某些不守规矩、扰乱秩序的行为。
“物理未易诘,时来即所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无奈和接受。
最后,“穿墉何卑微,托此得佳誉。” 这两句话中的“穿墉”指的是老鼠能够穿过墙壁,而“托此得佳誉”则是在讽刺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名声的人。这是诗人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
综观全诗,苏轼借由老鼠这一常见动物,巧妙地揭示了人间世态,展现出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智慧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