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博浪(bó làng)的意思:形容人的胸怀开阔,见识广博,志向高远。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钓舟(diào zhōu)的意思:指故意引诱他人上当受骗。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合纵(hé zòng)的意思:指不同的势力或团体在某种共同目标下进行合作,形成强大的联盟。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荆轲(jīng kē)的意思:指心怀不满,意图报复的人。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乱国(luàn guó)的意思:指国家政治动荡、社会秩序混乱,无法维持正常的国家秩序。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危时(wēi shí)的意思:指危险的时刻或紧要关头。
血流(xuè liú)的意思:形容战场上血流成河,非常惨烈。
渔人(yú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和耐心的人,能够冷静应对困难和挑战。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纵心(zòng xīn)的意思:放纵自己的心情或情感
- 鉴赏
这首诗《易水》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荆轲的追忆,以及对易水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首联“曾饯荆轲两岸愁,至今风雨不胜秋”,开篇即以“饯荆轲”这一历史事件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愁绪的场景中。易水两岸,秋风萧瑟,风雨交加,仿佛在诉说着荆轲离别时的哀伤与不舍。这里的“愁”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之愁,更蕴含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生死离别的感慨。
颔联“沙非博浪成锥立,水向黄河变血流”,通过对比手法,将易水与博浪沙、黄河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化了对荆轲形象的刻画。博浪沙是秦始皇避难之地,而易水则是荆轲刺秦王的出发点。这里用“锥立”形容沙地,形象地展现了荆轲决绝的姿态;“血流”则象征着荆轲为国捐躯的英勇牺牲,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悲剧的无奈与痛惜。
颈联“乱国合纵心易散,危时知己命难酬”,转而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探讨了荆轲行动的复杂性和当时局势的动荡。在乱世之中,合纵联盟往往难以维持,个人的命运更是难以把握。这不仅是对荆轲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那个时代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
尾联“芦花日落渔人老,犹唱悲歌倚钓舟”,以日落芦花、渔人老去的景象收束全诗,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悠远的意境。即使时间流逝,岁月更迭,人们仍然会怀念荆轲,传唱他的故事,以此寄托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的追思。芦花随风飘扬,渔舟轻摇,悲歌回荡,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英雄精神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不仅再现了荆轲刺秦的历史片段,也反映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赞美和对历史命运的思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