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报恩大师西堂方丈二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声或竹子摇动的声音。
出屋:从屋内出来。
千竿玉:形容众多竹子犹如玉一般洁白。
霭霭: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当窗:对着窗户。
一炷云:一柱香的烟雾。
心力:精力和心思。
长年:长久以来。
人事:人间世事,指社会活动和纷扰。
尚:仍然。
殷勤:非常热心,勤劳。
- 翻译
- 清风吹过屋外,千竿竹子如玉般摇曳生姿。
烟雾缭绕,如同一柱香在窗前袅袅上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萧萧出屋千竿玉,霭霭当窗一炷云。"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园林景象。“萧萧”形容竹叶随风轻轻摇曳的声音,“千竿玉”则喻指庭院中的竹子如同千根玉簪,显得清新脱俗。霭霭之声是细雨或云雾的柔和状态,而“一炷云”则是在窗前漂浮的一缕轻纱般的云气。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摹,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心力长年人事外,种花移石尚殷勤。"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和个人兴趣的珍视与投入。“心力长年”意味着内心的力量持久而不衰退,“人事外”则是超脱于世俗纷争之中,保持一份清净。后半句“种花移石尚殷勤”,虽指日常生活中的小动作,如栽培花草、挪动石头,但在诗人的笔下,这些平凡行为也显得充满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享受简约生活之美的诗意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假馆葺城岁云暮矣孤灯雨夜独坐有感久欲赴浙以事因循春来拟将就道赋此留别知己其末章盖有所触而云然不足为诗也一笑·其三
无端好友客中散,几许良辰愁里过。
人事始知欢会少,旅怀最苦宿逋多。
重逢旧雨分难忍,才遇新交别奈何。
酒分诗情缘不遇,独怜一棹放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