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言穷寂灭,回策上南峰。
《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和 崔 司 马 游 云 门 寺 唐 /孙 逖 系 马 清 溪 树 ,禅 门 春 气 浓 。香 台 花 下 出 ,讲 坐 竹 间 逢 。觉 路 山 童 引 ,经 行 谷 鸟 从 。更 言 穷 寂 灭 ,回 策 上 南 峰 。·141·
- 翻译
- 我在清澈的溪边系马,禅寺里春天的气息浓厚。
我从香案花丛中走出,又在竹林间的讲堂相遇。
山里的孩童引导我去觉悟之路,小鸟跟随我诵经行进。
他们还告诉我,这里是穷尽寂静与空无之处,我持杖转身向南峰攀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山林风光与禅修景象。开头两句“系马清溪树,禅门春气浓”,通过将马拴在清澈溪流旁边的树上这一生动画面,传递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溪水清澈,春意盎然,预示着一个适合修禅的环境。
接下来的“香台花下出,讲坐竹间逢”,则是对寺庙中香炉与鲜花交织出的美好场景的描绘。其中,“香台”指的是用于焚烧香料的地方,而“花下出”则暗示着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的感受和体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讲坐竹间逢”,则是说在竹林之中偶遇,可能是在进行禅修或对话。
“觉路山童引,经行谷鸟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随侍者穿梭于山野之间的景象。山中小径蜿蜒,山童引导着诗人前进,而“经行谷鸟从”,则是说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即使是鸟儿也似乎在跟随他们。
最后,“更言穷寂灭,回策上南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修的追求与渴望。这里的“穷寂灭”,可能指的是达到一种心灵上的极致平静,而“回策上南峰”,则是说在这种境界下,又一次攀登上了那座南面的山峰,象征着对精神世界更深层次的探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与禅修相关的情境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平和乃至心灵超越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