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担楖栗,笑傲清秋。要去即去,得留且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期(cháng qī)的意思:长时间的,持续很久的
长灵(cháng l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灵活、敏捷的特点。
法岁(fǎ suì)的意思:法岁指的是一年的时间。它源自佛教词语,表示佛教教义中的岁数,也可以指代人的一生。
更头(gēng tóu)的意思:更加出色、更加出众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交涉(jiāo shè)的意思:指双方进行谈判或协商,以解决问题或达成共识。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木人(mù rén)的意思:形容人没有血肉、没有生气,像木头一样僵硬、不灵活。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石女(shí nǚ)的意思:指一个女子的心情冷漠,没有感情。
铁牛(tiě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强、顽强不屈。
头上(tóu shàng)的意思:指在头部上方或顶部。
向道(xiàng dào)的意思:指遵循正确的道路或准则,追求正义和道德。
笑傲(xiào ào)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自信、豪迈,毫不在乎他人眼光。
行筹(xíng chóu)的意思:指准备行动或进行某项活动的筹备工作。
头上安头(tóu shàng ān tóu)的意思:指自己头上安着一块砖头,形容担负着重责任或压力。
- 鉴赏
这首宋代的禅宗诗,由释守卓所作,充满了禅意与哲理。诗中以“长期告毕,法岁云周”开篇,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佛法的修行过程。接下来的“木人施草,石女行筹”,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木头和石头赋予生命,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佛法中的成长与变化。
“衲僧了无交涉,那更头上安头”一句,表达了修行者在佛法世界中的独立与超脱,不被世俗所累,更不与世俗之事纠缠。紧随其后的“横担楖栗,笑傲清秋”,则展现了修行者面对生活的从容与豁达,即使在清冷的秋天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以轻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要去即去,得留且留”这两句,体现了佛教中“缘起性空”的哲学思想,强调事物的生灭变化,以及对事物应采取的正确态度——顺应自然,随缘而行。最后,“逢人若问长灵老,向道浩浩尘中斗铁牛”,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智慧的追求,即便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如同在尘埃中与铁牛搏斗,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境界与智慧,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