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非曾意及,花似为春催。
短睡人初觉,疏窗月未来。
此诗《灯花》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描绘了深夜中一盏孤灯与诗人相伴的情景,细腻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微妙变化。
首句“夜夜汝相对”,以“汝”字亲切地称呼那盏陪伴着诗人的灯,仿佛它成了一个有生命的存在,与诗人每夜相依相伴。次句“孤心不作灰”,表达了诗人虽处孤独之中,但内心并未消沉,依然保持着一份坚韧与希望。
接着,“事非曾意及,花似为春催”,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花开花落,似乎在催促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而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与忧虑交织在一起。
“短睡人初觉,疏窗月未来”,描绘了诗人短暂的睡眠后醒来,窗外月色未至的场景。这既是对时间的敏感捕捉,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细腻描绘,暗示着诗人对时间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莫言消息晚,襟抱一时开”,诗人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即使消息来得晚,也能够打开自己的心扉,展现出一种超脱与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灯花、夜晚、月色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其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以及在困境中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