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誇绣锦留新样,共说铺茵有宿根。
添得浅纹随屐印,芰荷香制可齐论。
不谢(bù xiè)的意思:不需要感谢。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花气(huā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温文尔雅。
芰荷(jì hé)的意思: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清白无瑕。
蓬门(péng mén)的意思:指草屋的门,比喻贫苦的家庭。
青色(qīng sè)的意思:青色是指蓝色或绿色,也用来形容年轻或未成熟的状态。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热客(rè kè)的意思:指对待客人热情周到,待客如亲。
宿根(sù gēn)的意思:宿根指的是深藏在内心、根深蒂固的习惯、性格或本性。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庭阶(tíng jiē)的意思:指家庭的门阶,比喻家境贫寒。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自存(zì cún)的意思:自己保存,自己保全
这首诗描绘了苔衣在庭院中的生长状态与独特魅力。首句“青青色染认苔痕”,以“青青”形容苔衣的颜色,既清新又生机勃勃,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一抹翠绿,让人一眼就能辨认出它的存在。接着,“衣上庭阶迹自存”则将苔衣比作衣物,其痕迹在庭院的台阶上自然留存,暗示了苔衣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花气未曾因热客,春风独不谢蓬门”两句,通过对比花与苔衣的不同特性,展现了苔衣的坚韧与生命力。即使在炎热的季节,苔衣也不会因为“热客”的侵扰而失去生机;春风拂过,苔衣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姿态,不因蓬门的简陋而减损其风采。
“争誇绣锦留新样,共说铺茵有宿根”则进一步赞美了苔衣的独特之处。它如同精美的绣锦,留下了新的样式,又如同茵茵绿草,有着深厚的根基。这不仅表现了苔衣的美丽与持久,也寓意着生命的传承与延续。
最后,“添得浅纹随屐印,芰荷香制可齐论”描绘了苔衣与人行迹的互动,以及它与芰荷(菱角与荷花)香气的和谐共处。苔衣上的浅浅纹理随着人们的屐印增添了一种动态美,而其自身的香气与芰荷的香气相得益彰,共同营造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苔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微小生命体的顽强生命力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仰。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