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牛渚》
《牛渚》全文
宋 / 姜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牛渚矶渺渺秋,笛声吹月下中流。

西风不识京兆,画得蛾眉如许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京兆(jīng zhào)的意思:指首都。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下中(xià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或对立的事物中,选择一个中间的、适中的位置或态度。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牛渚矶(niú zhǔ jī)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雅的地方。

张京兆(zhāng jīng zhào)的意思:指人的容貌、神态显得庄重威严,仪表端庄。

注释
牛渚矶:牛渚矶是一个地名,位于长江边,这里指代秋天的景色。
渺渺:形容秋意凄清、深远。
笛声:悠扬的笛声。
月:明亮的月亮。
中流:江水中央。
西风:秋风,西方吹来的风。
张京兆:历史上的人物,这里可能指代某位画家。
蛾眉: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象征愁苦。
如许:如此,这样。
愁:深深的忧愁。
翻译
牛渚矶边秋意渐浓,月光下笛声在江中流淌。
西风不懂张京兆的愁绪,他的画作描绘出如此深沉的忧愁,如同蛾眉轻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的《牛渚》,描绘了秋天夜晚在牛渚矶边的场景。诗人通过笛声和月色,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渺渺秋"三字,展现出江面的辽阔与秋意的苍茫,"笛声吹月下中流"则以悠扬的笛声衬托出江水在月光下的宁静,仿佛能听见那穿越时空的哀愁。"西风不识张京兆"一句,将西风拟人化,暗示即使无情的秋风也无法理解词人心中的愁绪。最后一句"画得蛾眉如许愁"运用比喻,将愁情比作女子的蛾眉,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深重忧思。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姜夔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姜夔

姜夔
朝代:宋   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生辰:kuí](1154年—1221年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
猜你喜欢

贞义女祠

濑水何泱泱,携篚向水旁。

低头事漂洗,不惜湿罗裳。

晨出未暮归,老母在高堂。

三十不愿适,焉知绣鸳鸯。

道逢困丈夫,行乞良可伤。

一饭妇女仁,况有残壶浆。

终焉感礼义,出词何慨慷。

贞洁恐无知,清流见肝肠。

悲哉伍子胥,百金何足偿。

惟有鸱夷心,可与增辉光。

(0)

句·其十二

更闻天子孝,荐术助长生。

(0)

句·其三十七

永夜起松籁,满山疑雨声。

(0)

句·其三十

晚细雨馀岚叠翠,碧江风细浪成纹。

(0)

舟行扶病访王文孺曜庵且蒙和赐佳章次韵为别

西风过雨冷孤云,客路衰骸与病亲。

烟渚好横今夜笛,云林还忆旧时人。

凌空丹药传岩客,照水红莲赋洛神。

老泪数行伤别尽,自怜无可更沾巾。

(0)

甲申元日

上日仍漂寄,尊前客又非。

乡心眠听雨,病骨晚添衣。

街鼓春将动,帘灯寒未归。

梅花经一雪,几片不曾飞。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