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已迎归塔,衣多唱入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茶毗(chá p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或状况无法挽回或无法恢复。
怆情(chuàng qíng)的意思:形容感情悲伤、凄凉、失意。
何异(hé yì)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难问(nán wèn)的意思:难以询问或得到答案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小师(xiǎo shī)的意思:小师指的是年少有为、有才华的学生或者专家。
尊宿(zūn sù)的意思:尊敬和仰慕前辈,尊重前人的学问和成就。
- 注释
- 岂:难道。
谓:认为。
茶毗:火化。
速:迅速。
龛:佛龛。
前:面前。
一:一点。
怆情:悲伤之情。
空:只。
留:留下。
尊宿:僧侣。
貌:模样。
难:难以。
问:询问。
小师:小师父。
骨:尸骨。
迎归:迎接归来。
塔:佛塔。
衣:衣物。
唱入:诵经声伴随。
城:城市。
百年:一生。
如:像。
此:这样。
过:度过。
何异:与...有何不同。
不曾:未曾。
生:出生。
- 翻译
- 怎能说火化如此迅速,面对佛龛我心中充满哀伤。
只留下僧侣的遗像,却无法询问小师父的名字。
尸骨已被迎回佛塔,僧衣常伴着诵经声进城。
一生就这样度过,与从未出生有何不同。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长老辞世后的凄凉情景。"岂谓茶毗速,龛前一怆情"表达了对逝者匆忙离去的不舍和哀伤之情,茶毗即是古代佛教中火化遗体的仪式,龛则是埋骨之地。诗人通过这些具体细节,抒发了对逝者的怀念。
"空留尊宿貌,难问小师名"一句,则表达了对逝者形象依旧而其名未能流传的哀叹。尊宿指的是逝者的旧居或遗容,小师则可能是对逝者的一种敬称。
接下来的"骨已迎归塔,衣多唱入城"更进一步描绘了逝者遗体被安置于塔中的情形,而其遗物却被人们争相占有,带回家中。这里的"塔"通常指的是僧人的墓塔,而"衣多"则可能是指佛教僧侣所穿之服。
最后两句"百年如此过,何异不曾生"则是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这番描述,表达了对逝者以及一切生命短暂易逝的感伤,以及对时间流逝带来的空寂感受。
整首诗语言简约而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沉思。通过对逝者生前情景的回忆和对其离世后遗物处理方式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俗、寄托哀伤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端午献扇
纨扇新成献乃翁,草堂虚寂起清风。
欲知妙用真无有,不离而今掌握中。
寄芸叟年兄
垂天雄翮抟海风,穷高极远志不同。
盛年折桂心未歉,磨刀水际思平戎。
西羌活擒偶失手,天南星堕郴山中。
未甘遂葬江鱼腹,当归入觐明光宫。
何尝仆射干荐举,芸台乌府选择公。
蛟龙齿角老愈硬,楩楠材格寒更浓。
耻为葳蕤要节目,预知子不见从容。
川峡揭节建大戟,服紫腰金薄赏功。
暮年车辖徙荆楚,江离摇碧水蓼红。
橘洲桥口皆莽草,贾傅井中苔已空。
我已衰白敛一郡,附子馀光聊养蒙。
尝言早休乃良策,倚空亲想莲花峰。
请君先去采芝朮,我续随子栖蒿蓬。
水甘松香真胜境,云滑石险多行踪。
半天河汉倾瀑布,自然铜吼闻霜钟。
董仙种杏人竞取,渊明石床苍藓封。
怡神曲糵有妙理,禾收石斛岁屡丰。
林迥岩屋尤可遍,溪间小桥横木通。
手扪松萝攀紫葛,清凉半夏如秋冬。
黄精久饵助冰雪,与君同作白头翁。
《寄芸叟年兄》【宋·孔平仲】垂天雄翮抟海风,穷高极远志不同。盛年折桂心未歉,磨刀水际思平戎。西羌活擒偶失手,天南星堕郴山中。未甘遂葬江鱼腹,当归入觐明光宫。何尝仆射干荐举,芸台乌府选择公。蛟龙齿角老愈硬,楩楠材格寒更浓。耻为葳蕤要节目,预知子不见从容。川峡揭节建大戟,服紫腰金薄赏功。暮年车辖徙荆楚,江离摇碧水蓼红。橘洲桥口皆莽草,贾傅井中苔已空。我已衰白敛一郡,附子馀光聊养蒙。尝言早休乃良策,倚空亲想莲花峰。请君先去采芝朮,我续随子栖蒿蓬。水甘松香真胜境,云滑石险多行踪。半天河汉倾瀑布,自然铜吼闻霜钟。董仙种杏人竞取,渊明石床苍藓封。怡神曲糵有妙理,禾收石斛岁屡丰。林迥岩屋尤可遍,溪间小桥横木通。手扪松萝攀紫葛,清凉半夏如秋冬。黄精久饵助冰雪,与君同作白头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67c6ba88d4fd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