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柳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汤珍的《越溪柳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首句“越王戍畔柳条春”,以越王勾践的典故开篇,暗示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即越王被流放到边境时,春天的柳树见证了这一时刻。"柳条春"象征着生机与离愁,暗示着人物的哀怨之情。
次句“曾送鸱夷万里人”,进一步点明了故事的核心,勾践被迫送出重要人物,可能是范蠡一类的人物,乘舟而去,远赴他乡,"鸱夷"是皮囊,这里代指舟船,"万里人"则强调了距离之遥和情感的深厚。
后两句“肯道西施无别恨,翠眉今日效谁颦”,诗人将焦点转向了美女西施。"肯道"表达疑问,暗示西施是否真的没有别的情感纠葛。"翠眉今日效谁颦"借用西施皱眉蹙额的动作,暗示她或许也有着与越王分离的痛苦,即使如她这般绝色之人,也难以掩饰内心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越王戍边和西施的典故,巧妙地表达了离别之苦和人物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细腻的情感刻画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金山寺见旧作有述同游者两谢君方子公张明教及童子二仲也
壁上苔痕字,回头十二年。
方平犹眼底,江令是生前。
童子来扶杖,山僧试煮泉。
浪中惊准出,塔下古蛟眠。
骇目洞心处,危滕峭石边。
无栽慈竹地,有纵怒鹏天。
一壁云皆碎,千沟瓦忽县。
波涵万里月,石老六朝烟。
杨子来歌吹,南徐阅井廛。
萍飘建邺镇,豆许海门船。
鲨鬣遮晴岛,珠胎射绿渊。
云堂招贾客,盐豉供朝贤。
夜火朝岚市,风枝水响禅。
山中无印老,休举带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