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峰,北高峰。
此山何年别天目,却走钱塘宛相逐。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磨(bù mó)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坚定不移,不受外界诱惑和困扰。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矫翼(jiǎo yì)的意思:指修正、纠正不正当的言行,使之符合道义和规范。
结屋(jié wū)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修建房屋。比喻众人合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实现一个目标。
可掬(kě jū)的意思:形容价值高、可珍贵、可贵重。
两龙(liǎng lóng)的意思:指两个龙相互纠缠、斗争。形容力量强大的两个人或团体相互对抗、争斗不休。
灵气(líng qì)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灵动、活泼的气质和能量。
鸾辂(luán lù)的意思:指古代帝王所乘坐的华丽车辆,也用来形容盛况壮丽的场面或仪式。
南渡(nán dù)的意思:指古代人民或军队由北方渡过江河南下,特指历史上刘备率军南渡长江,意味着转危为安,重获胜利。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青松(qīng sōng)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却走(què zǒu)的意思:指原本应该继续前进或者留下,但却选择离开或者退却。
攘臂(rǎng bì)的意思:指挥军队,振臂高呼,表示士气高昂,准备战斗。
瑞霭(ruì ǎi)的意思:形容美好的景象或光线。
少气(shǎo qì)的意思:形容气力不足、精神不振。
生年(shēng nián)的意思:指人在年幼时就有着成人的忧虑和责任感。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秀色(xiù sè)的意思:形容美丽绝伦,色彩鲜艳。
逸群(yì qú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的群体。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创作,名为《二峰篇赠钱塘陆宗礼》。诗中描绘了南高峰与北高峰的壮丽景色,以及它们与钱塘江的相互映衬。徐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这两座山峰的雄伟与神秘,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诗的开头“南高峰,北高峰。遮空矫翼非一凤,夹江赴饮驰两龙。”以对仗的形式,描绘了两座山峰的高耸和它们在天空中的壮观景象,仿佛是两只矫健的凤凰在飞翔,又像是两条龙在江水中竞速。这种形象的比喻,不仅展示了山峰的雄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力和动态感。
接着,“此山何年别天目,却走钱塘宛相逐。”将南高峰与北高峰与天目山相比较,暗示了这两座山的独特之处,它们似乎在钱塘江边追逐,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随后,“瑞霭朝朝郁以茐,秀色家家纷可掬。”描述了山间云雾缭绕、色彩斑斓的景象,以及家家户户都能感受到的山色之美,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陆生年少气逸群,结屋两峰高入云。”赞扬了年轻才子陆宗礼,他选择在两座山峰之间建造房屋,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他的超凡脱俗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读书不能石床冷,攘臂欲取朱袍殷。”表达了陆宗礼勤奋好学,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华改变命运,实现理想抱负。
最后,“峰下曾经驻鸾辂,青松十里栽南渡。”提到在山脚下曾有鸾辂停留,象征着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或人物,同时强调了青松的茂盛,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灵气不磨鬼所护,文章要使江山助。”则表达了对陆宗礼才华的肯定,认为他的文章能够为江山增色添彩,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与人文相互影响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才华横溢之士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