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未岁哀越民》
《丁未岁哀越民》全文
元 / 吾丘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越壤吴江左,州民泰伯馀。

田莱草莽,井色共萧疏

相食能无忍,传闻信不虚。

寒沙骸骨掩骼何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莽(cǎo mǎng)的意思:指平民百姓、底层人士。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骸骨(hái gǔ)的意思:指尸骨,比喻事物的最基本的部分或残余。

寒沙(hán shā)的意思:形容寒冷而凄凉的沙地或沙漠。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江左(jiāng zuǒ)的意思:指江南地区,尤指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比喻江南地区的人或事物。

空草(kōng cǎo)的意思:指没有实际价值或用途的东西。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田莱(tián lái)的意思:指农田的边界。

闻信(wén xìn)的意思:接到消息,得知某个人或某个事情的情况。

吴江(wú jiāng)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掩骼(yǎn gé)的意思:掩饰真相,隐藏事实。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吾丘衍的《丁未岁哀越民》描绘了江南地区越地和吴江边的荒凉景象。诗中提到的"泰伯馀"暗指当地居民可能有古代贤君泰伯的后裔,然而如今田地荒芜,杂草丛生,井水也显得萧瑟凄清。诗人通过"相食能无忍"表达了对百姓艰辛生活的同情,暗示了战乱或饥荒使得人们不得不以野草充饥。"传闻信不虚"进一步强调了所见所闻的真实性,揭示了越民的苦难并非空穴来风。最后,"寒沙满骸骨,掩骼意何如"直接描绘了战乱后的惨状,累累白骨暴露在寒沙之中,令人触目惊心,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悲悯以及对社会治理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元代社会动荡时期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作者介绍
吾丘衍

吾丘衍
朝代:元

吾丘衍(1272—1311)元代金石学家,印学奠基人。浙江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一作吾衍,清初避孔丘讳,作吾邱衍,字子行,号贞白,又号竹房、竹素,别署真白居士、布衣道士,世称贞白先生,秉性豪放,左目失明,右脚痞跛,行动仍频有风度。嗜古学,通经史百家言,工篆隶,谙音律,书法以隶和小篆见长。洽印不为成法的固,印文用玉箸篆,圆润秀劲,著有《周秦石刻释音》、《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学古编》等。《学古编》成书于大德庚子(13OO)年,卷一为《三十五举》,乃是我国最早研究印学理论的著述。次载《合用文籍品目》,尾
猜你喜欢

得香亭步蟾两弟信作此寄之

细雨斜风冷画屏,西堂月落梦初醒。

女儿言语输鹦鹉,兄弟情怀感鹡鸰。

远信有时恁客报,书声何日隔花听。

吴绵买就无人寄,肠断秋山日暮青。

(0)

七夕兰韵堂雅集和韵

良友真如胶漆投,相逢不叹路何修。

频年乞巧应题壁,今夕穿针懒上楼。

十姊妹花刚按月,一梧桐叶已先秋。

同心遮莫伤迟暮,耿耿银河西北流。

(0)

寒夜曲

金剪生寒夜漏长,玉人纤手懒缝裳。

素娥偏耐秋光冷,来照鸳鸯瓦上霜。

(0)

雁字三十首次韵·其二

昨夜丰山响石钟,霜前一字写秋容。

蛮书细画来平楚,戍柬新封寄古邕。

苔径输他蜗篆瘦,松林蘸得墨烟浓。

鸳行若许同挥翰,舒翼趋阶貌本恭。

(0)

梨花限韵

三月园林草径荒,一枝晴雪簇东墙。

冰姿差后寒花发,缟素浑如贫女妆。

艳惹夜蟾光处白,泪含春雨冷时香。

空庭寂寞无人迹,引得游蜂阵阵忙。

(0)

勉儿勤学

庭槐渐觉影婆娑,岁月催人老奈何。

昼永尔宜勤课读,夜深余亦爱吟哦。

从来自恃闻偏浅,到处心虑识愈多。

美玉琢磨终作器,分阴须惜莫蹉跎。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