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鞭笞(biān chī)的意思:指用鞭子抽打,比喻严厉批评或严酷待遇。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参互(cān hù)的意思:指相互参考、相互学习。
柴车(chái chē)的意思:指古代用来运送柴禾、石块等重物的车辆。比喻人贫穷、生活艰苦。
成群(chéng qún)的意思:指许多人或动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
锄耘(chú yún)的意思:指农民在田地里用锄头耕种、除草,比喻勤劳努力地工作。
出纳(chū nà)的意思:指负责管理和核算账目的人员。
寸田(cùn tián)的意思:指面积非常小的土地或贫瘠的田地。
大官(dà guān)的意思:指高官、重要的官职。
当成(dàng chéng)的意思:视作;认为是;把…当作
奋髯(fèn rán)的意思:指男子英勇奋发、壮怀激烈的样子。
羔雁(gāo yàn)的意思: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公直(gōng zhí)的意思:公正、正直、不偏不倚的品质或态度。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毫分(háo fēn)的意思:形容极微小的数量或程度。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见闻(jiàn wén)的意思:指所见所闻的事物和情况。
口语(kǒu yǔ)的意思:口头上的语言表达方式,通常用于日常对话和非正式场合。
老先(lǎo xiān)的意思:老先指的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年长者的先见之明和智慧。
吏文(lì wén)的意思:指官员的文书,也用来形容文书繁琐、官僚主义。
林壑(lín hè)的意思:指山林和山谷。形容自然景色优美、宜人。
怒气(nù qì)的意思:形容非常生气或愤怒的样子。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谁何(shuí hé)的意思:指不管谁,不管何人。表示不问对方是谁,不管是谁都一样。
往年(wǎng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份;以往的岁月。
溪壑(xī hè)的意思:形容地势险峻,山势纵横交错,溪流纵横交错。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轩渠(xuān qú)的意思:指宽敞的渠道或道路,比喻通畅顺利。也形容文章、言辞等流畅自然,通顺易懂。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有司(yǒu sī)的意思:指有权势的人或机构,特指官方机构。
中书(zhōng shū)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的人,也指官吏。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自焚(zì fén)的意思:自己放火烧毁自己
子真(zǐ zhēn)的意思:真实可信、诚实的人。
老先生(lǎo xiān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尊称或称呼长者。
中书君(zhōng shū jūn)的意思:指官职高、才能出众的文官。
- 翻译
- 从前的郑子真,言语朴素却受官吏文书牵累。
谁能料到世事无常,变化多端就像天上的浮云。
官府收支吝啬,只守着自己的见识和传闻。
稍微偏差一点,就怒火中烧,像要咬碎牙齿。
鞭打责罚无人能挡,最终只能让群狗狂吠。
大官们贪婪财富,这只是他们所得的一小部分。
他振作须发,这又能算得了什么。
人们说他老先生,为了光明付出自我燃烧的代价。
回到北窗下,仅有的田地也能亲自耕种。
你们如同汲黯般正直,期待你们能成群结队。
他愿意驾着柴车,与山林野兽为伴。
能与你们相伴,也是一种乐趣,全靠了中书君的陪伴。
- 注释
- 郑子真:古代隐士。
口语挂吏文:言语朴素却受官场文书牵累。
世间事:世间各种事情。
变化纷如云:变化无常像云彩一样多。
有司:指官府。
参互:交互、偏差。
膏以明自焚:比喻为追求真理或正义而自我牺牲。
寸田:极小的田地。
羔雁:古代进献的礼物,比喻忠诚或敬意。
巾柴车:驾着简陋的柴车。
林壑:山林谷壑。
中书君:可能是朋友或知己的尊称。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其五)》。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官场变迁和人事变化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处境的无奈与自嘲。
首句“往年郑子真,口语挂吏文”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回忆,郑子真是历史人物,代表着正直不阿的官员形象,而“口语挂吏文”则显示了他对公正文书的重视。
接着,“宁知世间事,变化纷如云”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哲学思考。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即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保持一份超然的心态。
随后,“有司出纳吝,但守吾见闻”则是诗人对于官场中细微变化的观察,他选择坚守自己的所见和所闻,不被外界干扰。这里体现了诗人的独立性格和对自我认知的坚持。
“参互漏一钱,怒气欲嚼龈”这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突,即便是一点小过失也可能激起极大的愤怒,而“鞭笞敢谁何,竟取众犬狺”则是对这种情绪的放大和嘲讽。
紧接着,“大官饱溪壑,此特其毫分”表达了对于权力和地位的看法,即便是高官也不过是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而“奋髯一轩渠,要亦何足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
在诗的后半部分,“人言老先生,膏以明自焚”中,“老先生”的形象可能指代诗人自己,对于世俗的议论持有超然的态度,而“归来北窗底,寸田得锄耘”则是诗人对于个人生活的满足和安顿。
最后,“诸公直汲黯,羔雁当成群。乃肯巾柴车,林壑伴野麇。相从亦何乐,赖有中书君”表达了对友情和知识分子的赞美,以及对于知识交流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官场生态、个人情感以及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积淀和高超的文学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侄迈赴河间令
老去那堪用,恩深未敢归。
谁能告民病,一一指吾非。
尔赴河间治,无嫌野老讥。
仍将尺书报,勿复问从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