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中至,不历僧祇超十地。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五位(其四)》,是宋代僧人释慧温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观念的心境。"兼中至,不历僧祇超十地",这里的"兼中至"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某种领悟或境界,"不历僧祇超十地"则表示没有经过常规的修行过程,直接达到了超越十地的高深境界。诗人强调即使回到故乡,也要保持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体验,表明他修行的层次并非单纯回归物质世界,而是有着精神层面的升华。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顿悟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佛法境界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梅泉属题刘彦冲泳之临明吴次翁伟修文会赠言图卷
彦冲贫而文,养母终不娶。
母殁亦旋卒,故友表其墓。
其友江韬叔,感逝诗无数。
乃云最善画,虽见空想慕。
梅泉爱韬叔,短卷孰相付。
卷中写人物,隽笔生澹趣。
閒閒若无意,冉冉胸中吐。
绝非画工艺,祇有天机露。
平生轻戴吴,少见论颇误。
泠泠性真语,已过初不护。
以此思其人,贤达多妙悟。
江诗不吾欺,得之幸奇遇。
唐元素同年属题湖山招阴图卷
涉江真畸人,山水兴不浅。
筑庵傍林舍,宿愿久未践。
偶然获此卷,失笑颇自遣。
居然洞庭西,缥缈窥叠巘。
乱作今五年,歇浦等潜遁。
湖山嗟被污,欲往空馀愤。
卷中乾净土,寄意固已远。
画人辛至乙,巧合事犹罕。
我生实胥门,羁吴亦忘返。
何时结夫子,聊作寻梅伴。
所忧名为累,姓字端可变。
身阴焉用文,相视应一泫。
题刘聚卿汴学二体石经
汴学经久亡,残石定有几。
山夫记五碑,为数疑不止。
汴中新出土,《中庸》亦可喜。
薄家见四册,犹未及丁氏。
九经得其三,三百数十纸。
竞为聚卿得,默相有神鬼。
聚卿负侠气,好古力尤伟。
罗君劝摹刻,辄以翁孙比。
此议诚大佳,我意欲稍俟。
祥符陈留间,猿叟所亲履。
已云多湮匿,顾朱语非是。
安知开封学,石板果尽毁。
士夫常漏略,碑贾或可恃。
及今力搜索,奇秘傥再启。
石斋断碑砚,珍重已如彼。
得石加护持,摹刻安可拟?
天惊石破事,亦在人为耳。
却嗟章杨辈,素号精篆体。
蜀经皆题名,此刻胡不尔?
古人重经学,视书特小技。
用意极尊严,谁欤会微旨?
老夫丁世乱,睹此空掩涕。
儿时真隔生,背经泻瓶水。
《题刘聚卿汴学二体石经》【清·郑孝胥】汴学经久亡,残石定有几。山夫记五碑,为数疑不止。汴中新出土,《中庸》亦可喜。薄家见四册,犹未及丁氏。九经得其三,三百数十纸。竞为聚卿得,默相有神鬼。聚卿负侠气,好古力尤伟。罗君劝摹刻,辄以翁孙比。此议诚大佳,我意欲稍俟。祥符陈留间,猿叟所亲履。已云多湮匿,顾朱语非是。安知开封学,石板果尽毁。士夫常漏略,碑贾或可恃。及今力搜索,奇秘傥再启。石斋断碑砚,珍重已如彼。得石加护持,摹刻安可拟?天惊石破事,亦在人为耳。却嗟章杨辈,素号精篆体。蜀经皆题名,此刻胡不尔?古人重经学,视书特小技。用意极尊严,谁欤会微旨?老夫丁世乱,睹此空掩涕。儿时真隔生,背经泻瓶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6367c6d16d26ac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