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屈翁山悼妻华姜王氏》
《为屈翁山悼妻华姜王氏》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朱弦弹罢凤凰飞,金缕空销蛱蝶衣

芳佩一临湘水岸,仙魂终傍华山畿。

长悬戟府将军爱,却逐瑶台阿母归。

徒使文通团扇,画成秦女是还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母(ā mǔ)的意思:指儿女对母亲的尊称,也可泛指对年长妇女的尊称。

蝶衣(dié yī)的意思:蝶衣是指华丽的衣服或装饰。

凤凰(fèng huáng)的意思: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重生。在成语中,凤凰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崛起和重生。

华山(huà shān)的意思:华山指的是中国的一个著名名山,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名誉或声誉。

蛱蝶(jiá dié)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切实际,空想不实际。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金缕(jīn lǚ)的意思:指金线,比喻非常细小的东西。

秦女(qín nǚ)的意思:指美丽动人的女子。

水岸(shuǐ àn)的意思:指水边的岸地,也可用来比喻安全的地方或稳定的环境。

团扇(tuán shà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合作的精神。

文通(wén tōng)的意思:指文化修养广博,通达多样的知识和技能。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瑶台(yáo tái)的意思:指高台、高阶,也用来形容高贵、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朱弦(zhū xián)的意思:指琴弦上的红色丝线,比喻事物的关键或关键人物。

华山畿(huà shān jī)的意思:指华山的周围地区,也用来形容离目的地很近。

鉴赏

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开篇“朱弦弹罢凤凰飞,金缕空销蛱蝶衣”两句,以乐器和服饰的破败象征亡妻的离世,朱弦代表妻子的琴艺或才华,凤凰飞去比喻她的离去,金缕与蛱蝶衣则暗示着衣物的褪色与破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

“芳佩一临湘水岸,仙魂终傍华山畿”两句,运用湘夫人与华山的典故,表达对亡妻灵魂的追思与牵挂。湘水岸与华山畿分别代表着妻子生前的居所与魂魄的归宿,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将对亡妻的思念寄托于自然景观之中,使得情感更加深沉而悠远。

“长悬戟府将军爱,却逐瑶台阿母归”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亡妻的深情与怀念。戟府将军代表丈夫对妻子的深情与怀念,而瑶台阿母则是对亡妻灵魂归宿的想象,通过将军与阿母的形象对比,表达了对亡妻的不舍与对美好生活的怀念。

最后,“徒使文通对团扇,画成秦女是还非”两句,以文通(即班婕妤)对团扇的典故,以及秦女的故事,表达了对亡妻形象的怀念与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文通对团扇的描述,象征着对亡妻形象的怀念,而秦女的故事则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亡妻形象的描绘与对自然、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与哀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送人归仪真

长乐钟声出凤楼,喜辞丹陛拜宸旒。

几年宣力勤王事,此日承恩出帝州。

马度卢沟霜月冷,雁投淮浦暮云收。

遥知公暇多清兴,应赋新诗寄旧游。

(0)

挽周处士知县庸节之父

濂溪家世旧衣冠,养浩林泉趣自宽。

堆架牙签闲处阅,隔帘山色醉中看。

鹤归沧海秋风冷,猿啸清江暮雨寒。

惆怅独遗荒冢在,松楸远带夕阳残。

(0)

望云思亲为汤主事赋

庭闱久别思依依,目断孤云海上飞。

愁见晴郊山半掩,忍看秋塞雁同归。

闲来捲幔生乡思,几度凭阑送夕晖。

优诏会看归省日,还应膝下戏班衣。

(0)

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其一

忠介逸诗何处寻,每于凭吊费沉吟。

谁令乱后文无恙,却借闲中客有心。

延水不殊重合剑,广陵犹是未亡琴。

骚坛漫自传诗话,此夜新添掷地金。

(0)

楔后五日浴黄山下汤池留题四绝句遥寄河东君·其一

香溪禊后试温汤,寒食东风谷水阳。

却忆春衫新浴后,窃黄浅绛道家装。

(0)

陌上花乐府,东坡记吴越王妃事也。临安道中感而和之,和其词而反其意,以有寄焉·其一

陌上花开正掩靡,茸城草绿雉媒肥。

狂夫不合堂堂去,小妇翻歌缓缓归。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